毛片久久久,日韩中文字幕精品久久,欧美福利视频导航,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午夜免费福利网站,久久不射网站,成人福利视频网站

當前位置: > 詞大全

桂林的導(dǎo)游詞

發(fā)布時間:2024-07-19 11:00:03 查看人數(shù):99

桂林的導(dǎo)游詞

第1篇 桂林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577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122位用戶收藏,13人推薦!

朋友們,大家好,我叫裴毓賢,今天由我?guī)ьI(lǐng)大家游桂林。我想大家一定聽說過“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古詩,腦海里一定有桂林山水的美好圖畫,那么今天我們一起走近桂林,來感悟和理解這句詩吧。

游客朋友們,一會兒你們就可以看見姿態(tài)各異的桂林的山了。

朋友們,你們看這座山,象不象一頭大象伸長脖子在飲水呢?它喝的水可是清澈的河水,這就是聞名中外的象鼻山,奇妙的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一會兒,我們聽見有人在唱山歌,我們順著歌聲走了過去。原來是兩個壯族小朋友在樹下對山歌呢!

朋友們, 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劉三姐的故鄉(xiāng)遇龍河邊,我們將沿遇龍河順流而下,欣賞河兩岸的山水風(fēng)光。我們一共有三條小船,現(xiàn)在請大家自由結(jié)合分別坐上小船,有唱歌愛好的朋友請作好準備,一會兒可能有壯族小阿妹來對歌,如果你對上了,還能獲得一個做工精美的繡球呢。

大家看,秀麗的山峰在清澈見底的碧水中投下連綿起伏的倒影,多美呀!請你們往船左邊看,有一漁翁頭戴斗笠 ,正帶著兩只魚鷹在河水里捕魚呢。請朋友們留意一下魚鷹是如何捕魚的。“朋友們注意!只見魚鷹一個猛子扎入水里,很快鉆出水面,嘴里叨著一條魚,漁翁從它脖子處一擠,一條大魚吐在竹筏上。”這時,我見漁翁獎勵魚鷹兩條小魚,魚鷹高興極了。我們一邊欣賞兩岸的美景,一邊順著河水向下游漂去,仿佛有種“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好了,剩下的時間就留給大家了,祝大家一路順風(fēng)。

第2篇 桂林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4010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11分鐘,共有280位用戶收藏,24人推薦!

桂林伏波山公園導(dǎo)游詞篇一

伏波山位于桂林市中心漓江西岸,是一座依水傍水的孤峰,民間傳說漢代伏波將軍馬援曾于此山射箭退敵,削石試劍,故得此名。伏波山是桂林市區(qū)的名山,登上山頂可環(huán)望城區(qū)風(fēng)物,山上的試劍石是較為著名的景觀。

進入伏波山門時,可望見一口五千多斤的鑄鐵大鐘和一口 “千人鍋”,這是兩件清代定粵寺的遺物,至今如故完備無缺,紋飾和銘文也清楚可認。定粵寺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毀于戰(zhàn)火,鐵鐘和鐵鍋便移置于此。

山的東面是臨江回廊、伏波茶館和依崖而建的聽濤閣,西面有爬山石階,可達半山亭和山頂。在山頂?shù)歉哌h望,可看到桂林秀氣如畫的水光山色。除外,伏波山尚有癸水亭、還珠洞、米芾自畫像、千佛巖等小景點,但也算不上桂林特色,大部門旅客來這里,也許更多的是由于伏波山自己的名氣。

山上的小景點中,較量故意思的是還珠洞,還珠洞內(nèi)有一處巖壁謂之“千佛巖”,可拾級回旋而上。這里漫衍著不少唐宋摩崖石刻和釋教摩崖造像,分三層,造像臉孔和藹,刻工風(fēng)雅。更為怪異的是還珠洞中的試劍石。這塊自洞頂垂懸而下的巨石,距地面僅寸許,戛然而斷,相傳是伏波將軍試劍所致。

試劍石又被叫做“狀元石”,起因是桂林地域出過兩名狀元,一是唐代的趙觀文,一是宋代的王世則,聽說能把拳頭伸入誰人缺口而剛好使得石頭和地面嚴絲合縫的人可以當狀元。凡是旅客縱然伸不進去也會撫摸下巨石,祈求好運。

從伏波山下來,腳下石徑上雕刻著桂林方言的平凡話注解,煞是風(fēng)趣;尚有一處叫做“瘦身坊”的,幾根木柱立于地上,曠地寬度不等,游人視本身胖瘦水平從中穿過,胖子就別試了,警惕被卡在木柱中間。

整座伏波山著實是倚著漓江而立的一座巨巖,相對高度只有63米,整個景區(qū)很小??墒且驗樗挥谑兄行模煌ê芾?,門票價值也不是出格貴,介于它的名氣,初來桂林照舊可以去走走的。

桂林疊彩山導(dǎo)游詞篇二

疊彩山舊名桂山,位于桂林市區(qū)東北部,濱臨漓江。疊彩山與城中的獨秀峰、漓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同為城內(nèi)的游覽勝地。疊彩山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由明月峰、仙鶴峰和四望山、于越山構(gòu)成,橫亙市區(qū),景致美妙,又易于攀緣,為桂林山景中的一個熱門。

疊彩山位于桂林市中心偏北部的漓江西岸,與城中的獨秀峰,漓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山體總占地10.8萬平方米,因為越山、四望山、明月峰與仙鶴峰4峰構(gòu)成。仙鶴峰海拔253.6米,由3.6億年前沉積的石灰?guī)r和白云質(zhì)灰?guī)r構(gòu)成。山上巖層呈厚層、中厚層及薄層狀,眺望巖層相疊,唐代元晦《疊彩山記》記實:“山以石紋橫布,彩翠相間,若疊彩然,故覺得名。”又因山上桂樹成林,金秋時節(jié)香溢滿城,又名“桂山”;另外,明月峰山腰有一個四序生風(fēng)的洞,因而又得名“風(fēng)洞山”。

疊彩山勢由西向東,跌蕩升沉,嵯峨挺秀。山間蘿懸絕壁,藤繞蒼巖,古樹富強,四序常青;每座山峰間均有石階相接,利便游人攀緣峰頂;景區(qū)內(nèi)有正氣凜然的仰止堂,“清冷天下”風(fēng)洞,攬山光水色之秀的望江亭、迎風(fēng)樓,山東麓有木龍古塔、古渡,仙鶴峰上有碧霞洞,山麓有臨江上下巖,于越山頂有于越亭閣,明月峰頂有拿云亭等。

進疊彩公園大門,抬級而上數(shù)十步即達到疊彩亭。此時可瞥見明月峰崖壁上“石紋橫布,彩翠相間”的石刻,亭西石壁上明人刻有“山河會景處”。亭東小山即于越山,山頂有于越亭;山下東面有康巖,北面山腰有素洞,是清末康有為(字長素)到桂林講學(xué),住在疊彩山,到這里搜巖時定名的。

桂林大榕樹導(dǎo)游詞篇三

大榕樹位于高田鄉(xiāng)的穿巖村。郊野中有一棵古榕遮天蔽日,樹高17米,樹圍7.05米,碩大的樹冠包圍2畝土地,千頭萬緒,枝繁葉茂,氣根如老人髯毛在風(fēng)中飄拂,樹干有的貼地而生,有的斜出如飛龍破霧,是有數(shù)的奇樹。史載,它與陽朔縣同齡,至今有1400多年的汗青。影戲《劉三姐》中阿牛哥與劉三姐對歌、拋繡球、定情終身的一場戲就是在樹下拍攝的。這棵大榕樹見證了他倆存亡不渝的戀愛。大榕樹迎接旅客最高一年達8 0萬之多。

穿巖:大榕樹旁的金寶河對岸有一小山,山中空如一座石門,叫穿巖。巖頂左側(cè)石壁上有一石,如鉤;洞口臨水一石,如蛙;南面山崖上二稀有石,如狗熊登山。內(nèi)地有民謠唱道:“金鉤掛山頭,貴州導(dǎo)游詞,田雞水上浮,小熊滿山跑,古榕伴清流。”

大榕樹位于陽朔縣城南7.5公里。樹高17米,樹圍7.05米,眺望似一綠色巨傘撐立地上。隔河有穿巖,構(gòu)成穿巖古榕景點。陽朔大榕樹景區(qū)是天下巖溶喀斯專程貌峰林峰叢最齊集、最典范、最有代表性的處所,以怪異的巖溶喀斯專程貌、如詩如畫般的山川故鄉(xiāng)風(fēng)物和富厚的壯族少數(shù)民族習(xí)慣文化有名全國。詩情畫意韻律美妙的稻田,清亮見底的小河,青蔥潮濕的山峰,鳳尾竹,壯家村寨,水車,清爽爽人的氛圍,標示著這里人與天然的美滿調(diào)和,更似一幅藝術(shù)程度極高的中國水墨山川畫長卷。曾被美國哈佛大學(xué)博士、天下聞名園林專家卡爾稱為:在中國看到了最瑰麗的處所。風(fēng)靡中國及東南亞地域的影戲<劉三姐>;許多鏡頭在此拍攝,影片中劉三姐與阿牛哥大榕樹下拋繡球定終身的景象沖動了全國有戀人。

大榕樹下,金寶河漸漸流淌,清白如鏡,四面的猩猩山,水獅巖,駱駝峰,與周圍村舍阡陌組成絕世故鄉(xiāng)風(fēng)物。陽朔大榕樹聳立在金寶河邊,它的樹圍竟有七米多,高達十七米,枝繁葉茂,濃蔭蔽天,所蓋之地有一百多平方米。相傳已有千年汗青,固然樹干齒豁頭童,千頭萬緒,但如故朝氣勃勃。

在影戲里,劉三姐就是在這棵樹下向阿牛哥流露心聲,拋出傳情繡球的。大榕樹公園位于陽朔城南7.5公里的高田鎮(zhèn)穿巖村的金保河南岸。大榕樹樹高17米,圍7.05米,包圍面積100多平方米。樹冠呈圓形,眺望似一把綠傘,近看千頭萬緒,葉茂蔽天。相傳此樹植于晉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

桂林大圩古鎮(zhèn)導(dǎo)游詞篇四

廣西古代"四大圩鎮(zhèn)"之一。古鎮(zhèn)始建于公元200年。迂腐的大圩老街順著漓江聯(lián)貫2公里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雙方是生涯齊備的老屋子。

大圩古鎮(zhèn)在漓江東岸,父子巖東南,磨盤山北,距桂林23公里水程。史載,古鎮(zhèn)始建于北宋初年,中興于明清,壯盛于民國時期,距今已有千年汗青,遠在600年前,大圩以其"大",成為廣西四大圩鎮(zhèn)之最。

大圩古鎮(zhèn)曾名長安市、蘆田市,通稱大圩。漢代已形成小住民點,北宋時已是貿(mào)易富貴集鎮(zhèn),明為廣西四大古鎮(zhèn)之一。其貿(mào)易初興于宋,曾設(shè)稅官;中興于明,清光緒三十一年《臨桂縣志》稱"水陸船埠",抗日時期有"小桂林"之稱,趕圩人數(shù)高達1萬余人,泊船多達二、三百艘,處所貿(mào)易文化積淀深摯,特色光鮮。

大圩照舊汗青久長的古鎮(zhèn),古鎮(zhèn)始建于公元200年。迂腐的大圩老街順著漓江聯(lián)貫2公里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雙方是生涯齊備的老屋子。古鎮(zhèn)此刻還保存著很多竹編作坊、草鞋作坊、傳統(tǒng)的喪葬用品店、草醫(yī)診室、老剃頭店等一批迂腐的手工作坊。始建于明的單拱石橋萬壽橋,仍雄跨鎮(zhèn)南;清代構(gòu)筑的高祖廟、漢皇廟和廣東、湖南、江西會館等,以及長達5里的青石板路,鎮(zhèn)上的青磚青瓦樓房,都成為迂腐圩鎮(zhèn)的見證。

大圩鎮(zhèn)中的民居構(gòu)筑南低北高,臨江依山而建,多為三進、四進式構(gòu)筑,外通船埠、巷道,內(nèi)通貿(mào)易古街。

每棟屋子計劃異常公道,集商、住于一身,均由門前、天井、正房、廂房、后院構(gòu)成??拷值囊粯悠匠W麂伱鎻氖沦Q(mào)易,有樓梯可上二層。往里走是天井,一樣平常都栽有花卉,利于采光;天井后是正房,高峻寬敞,供著神像及祖宗牌位,是主人勾當、會客的處所;雙方是用來棲身的廂房。正房、廂房的門窗上都雕有斑紋;正房后有門可到后院,后院臨江并建廚房和茅廁,有石階可到江邊取水、洗衣。

石板路旁的屋子多為青磚、青瓦的兩層明清構(gòu)筑,汗青滄桑四處可見。每棟屋子計劃異常公道,集商住于一身,均由門前、天井、正房、廂房、后院構(gòu)成。靠街的一樣平常作鋪面從事貿(mào)易,有樓梯可上二層。往里走是天井,一樣平常都栽有花卉,利于采光;天井后是正房,高峻寬敞,供著神像及祖宗牌位,是主人勾當、會客的處所;雙方是用來棲身的廂房。正房、廂房的門窗上都雕有斑紋;正房后有門可到后院,后院臨江并建廚房和茅廁,有石階可到江邊取水、洗衣。到大圩,萬壽橋是必去的處所。萬壽橋詩建于明代,是一座石塊砌起的石拱橋,橋面的石頭已被磨得溜光發(fā)亮,間雜些許小草,古樸天然。橋的西面是漓江,是瀏覽漓江及對岸螺螄山的極佳位置。

桂林古東瀑布導(dǎo)游詞篇五

古東叢林瀑后臺區(qū)位于桂林市靈川縣大圩古鎮(zhèn)南,在桂林至冠巖旅游公路的8公里處,是一個新開拓的旅游景區(qū)。景區(qū)是以地下涌泉搜集形成的多極串通瀑布,瀑布比漓江水位還高180米,尚能噴涌,也是一個因鈣活化沉積浸染可逐漸長高而改變景色的瀑布。

九級瀑布形態(tài)各異,有的如鴛鴦戲水,有的如蛟龍噴水,有的在長滿青苔的巖壁上,瀑水如布,水紋清楚可鑒,呈白色透明狀,如同噴霧行云;有的水流齊集下注,跌入深潭濺起層層水霧浪花,如同細雨蒙蒙,瀑布臺灣林木蔥郁,蔭蔽清幽,水質(zhì)清洌透明,風(fēng)涼甘甜。

地下泉形成的多級瀑布、親水爬瀑玩法、三千畝紅楓山徑。

古東瀑后臺區(qū)是是今朝海內(nèi)獨一的一處由地下泉涌行成的多級串聯(lián)瀑布。因為水中的碳酸鈣含量極高,鈣化沉積浸染而使瀑布面逐漸長高,其源頭的海拔在比漓江水位還要跨越180米的環(huán)境下,另有泉水噴涌,堪稱事跡。

爬瀑布瀑布共形成九級,形態(tài)各異。其最吸引旅客的處所,是由于它差異于其他瀑布只能遠觀,而是可以在瀑布中逆流而上,爬上山頂。“爬瀑布”之旅如在水中攀巖,水緩處水流輕撫腳背,如趟溪流;水急處沒至大腿,此時則需團隊相助才可攀頂樂成。在炎炎夏日,“爬古東”成為大人們的親水玩法,吸引浩瀚旅客前去一試。

叢林景觀瀑布地址的山腳下為一片亞熱帶雨林,林中藤曼垂壁,森林險境,形成了一個天然生態(tài)旅游參觀風(fēng)光區(qū),令人有回歸天然的密切感。

每年暮秋時節(jié),山上三千畝的紅楓林,使漫山紅楓,層林盡染,感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意境。

看過"桂林各個景點的導(dǎo)游詞 "的還看了:

1.廣西桂林漓江導(dǎo)游詞

2.桂林輪廓導(dǎo)游詞

3.關(guān)于漓江的導(dǎo)游詞

4.廣西桂林堯山導(dǎo)游詞

5.陽朔漓江導(dǎo)游詞

第3篇 桂林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467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251位用戶收藏,29人推薦!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游桂林的導(dǎo)游,感謝大家給了我這次鍛煉的機會,我會盡自己的所有能力為你們講解的。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這一帶的山有個特點,就是在平坦的大地上和江邊,一座座拔地而起,突兀森郁,各不相連。

我們在桂林市的中心,這邊有一座危峰。它叫獨秀峰,奇峰突起,猶如一支擎天大柱,被稱為"南天一柱"

接下來,我?guī)ьI(lǐng)大家乘著木舟去觀賞桂林最美的一條江——漓江。大家能看出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嗎?對,漓江的水出奇的靜,靜得我們根本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清澈見底,可以看見有許多美麗的魚兒在水中游動;漓江的水還特別的綠,綠的簡直可以與無暇的翡翠相媲美。

大家請看,這個景點就是"象山水月",它由象山和水月洞合成。這個象山又叫象鼻山,因為它酷似一只正在江邊飲水的巨象。象鼻山那深入水中的長鼻,與其山體現(xiàn)成了圓圓的洞穴,名"水月洞".洞面十分光滑。

這是駱駝山,關(guān)于它的美麗傳說下次告訴您吧,

好,今天我?guī)Т蠹揖陀斡[到這,歡迎大家來桂林,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望大家多多指教,我們小次再見。拜拜!

第4篇 桂林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605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5分鐘,共有267位用戶收藏,28人推薦!

一、疊彩山名字的由來疊彩山位于桂林市區(qū)偏北,是桂林市主要風(fēng)景名勝之一。主峰明月峰海拔223米,是市區(qū)中一個較高的山峰,相對高度73米。

疊彩山之得名,最早見于唐會昌四年(844年)詩人元晦(huì 音會)的《疊彩山記》石刻中:“按圖經(jīng),山以石文(紋之別字)橫布,彩翠相間,若疊彩然,故以為名?!痹奘翘拼膶W(xué)家元稹(zhěn音枕)的侄子,唐武宗會昌年間(841—846年),他被任命為桂管觀察使(地方行政長官,唐代廣西設(shè)桂管、邕管、容管三個省一級以下的行政區(qū)域)。唐會昌三年(843年)六月元晦始建疊彩山,修道路,建亭閣,會昌四年七月竣工。他認為,山石層層橫斷,就像一匹匹彩緞堆疊起來一樣,因此給山起名為“疊彩山”。

疊彩山由二山(于越山、四望山)和二峰(仙鶴峰、明月峰)組成。它本是海底里奇形怪狀的巖石,其升出海面的年代大約是三億六千七百多萬年前。由于沉積的石灰?guī)r中有厚層、薄層之分,使峰巖層層疊加起來。升出海面的疊彩山,受到長達千百年的風(fēng)化,地表水沿著溶巖表面裂縫溶蝕,巖石裂縫面參差不齊、色彩各異,就像彩色綢緞?wù)R地堆疊在一起。

二、于越山疊彩山南麓有登山石道,沿石級上,舉目便見“疊彩亭”。此亭原為清光緒年間臨桂知縣秦?zé)ㄋǎ?958年重修。亭柱上懸掛著新寫的秦?zé)ㄒ浴帮L(fēng)洞”為上下聯(lián)首字的對聯(lián):

風(fēng)景大文章,流水潭煙空萬象

洞天古圖畫,詩人名士共千秋

由疊彩亭東上為于越山,曾在此建“于越亭”,解放后改為“于越閣”。登閣遠眺,景色迷人。古往今來,多少騷人墨客到此吟詩作賦,抒發(fā)情懷。

唐代詩人元晦作《于越山記》和《越亭二十韻》詩,盛贊這里的風(fēng)光美景。據(jù)古籍記載,“于越”(有人說是“干越”之誤)是古代百越 (古時分布于我國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少數(shù)民族) 民族的一支,秦漢時期活躍在南方,三國時吳國派遣大將步騭(zhì音智)征服了于越,因此以百越人的一支“于越”給山命名。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于越山已經(jīng)是一個游覽勝地,山下建有樓閣寺宇,頗為壯觀。隨著歷史的變遷,這些古跡早已湮沒。至今可以游覽的,在于越山北側(cè)山腰有個“素洞”,東麓有“康巖”。這是清代名人康有為(號長素)在桂林講學(xué)時發(fā)現(xiàn)的,并分別以他自己的號和姓氏來題名。

三、四望山

(1)《四望山記》

四望山位于疊彩亭之西,山上樹茂林密,呈現(xiàn)一派郁郁蔥蔥的景象。舊時,山上長著很多的桂樹,每當金秋時節(jié),桂花盛開,香氣四溢,因此原先疊彩山又有“桂山”之稱。由疊彩亭沿著風(fēng)景道行數(shù)十步,在四望山東面的懸崖上可見“四望山”三個篆字。題榜之下,刻有《四望山記》。這兩則題刻同屬晚唐詩人元晦,在會昌初年(841年)任桂管觀察使時的作品。記中寫道:“山名四望,故亭為銷憂?!碑敃r山上建有“銷憂亭”,是游人云集的地方。因年代久遠,現(xiàn)已湮沒。有人認為,元晦引用東漢詩人王粲(càn 音燦)《登樓賦》中“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的典故,表達他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2)羽卿和李少蓮的題刻

四望山以山石奇特而著名,那光怪陸離的石塊,好像一個用璣珠翠玉堆成的蓬萊仙島。那山崖上的“江山會景處”和“玉疊蓬壺”的巨幅題刻,更顯得此山的峻美可愛?!敖綍疤帯蔽鍌€大字的落款是“萬歷乙巳秋日羽卿”,題詞者名王鳴鶴,字羽卿,明代江蘇淮陰人。他曾任廣西征蠻大將軍,愛好詩文山水,桂林的隱山、白龍洞、七星山、陽朔等地都有他的詩作題刻。明神宗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王鳴鶴與時任廣西巡撫的揚芳等好友七人同游桂林,登上疊彩山,為這里迷人的風(fēng)光所吸引,于是揮毫寫下“江山會景處”五個大字。意思是告訴人們,桂林山青水秀的美景幾乎都匯集在這周圍,而疊彩山超群拔萃,是桂林山水薈萃之地。

清人李少蓮,字景山,今廣西桂平人,大學(xué)士。道光乙巳年(1845年),他游疊彩山后,被其奇異的風(fēng)景所吸引,心情特別愉快,于是寫下“玉疊蓬壺”四個大字,以表達他對疊彩山的贊美之情?!妒斑z記》書中說,相傳古代海上有神仙三島:蓬萊、方丈、瀛洲,又因這三島“形如壺器”,又叫蓬壺、方壺、瀛壺。他認為,在此眺望疊彩山的明月峰,猶如巨型碧玉壺,很像白玉堆砌起來的“蓬壺” 仙境,即傳說中的蓬萊仙島一樣?!坝癔B蓬壺”四字,字體渾厚,筆力剛勁,給人以美的享受。

第5篇 桂林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4397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11分鐘,共有275位用戶收藏,11人推薦!

七星公園位于桂林市區(qū)漓江東岸,小東江流貫其間,占地面積100余公頃,因七星山的七個山峰,猶如天上的北斗七星墜地而得名。公園內(nèi)有北斗七星”、駝峰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等勝景,占有山、江、洞、石之美。著名景點有七星巖、龍隱洞、月牙巖、曾公巖、駱駝山、龍隱巖和花橋、月牙樓、兒童樂園、動物園、三將軍及八百壯士墓、清真寺、盆景藝苑、桂海碑林等。為桂林最大,游客最盛,歷史性最長的一個綜合性公園。

七星山在漓江東岸,距市中心1000米,由普陀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4峰與月牙山玉衡、開陽、瑤光3峰組成,海拔依次為265、255、248、245、255、241、250米,7個山尖幾乎擺在一個水平上。普陀月牙,一東一西,相互連屬,分布如太空北斗七星,山名以此而來。山體面積51.5公頃,以巖多洞奇著稱。七星巖而外,有元風(fēng)、玄武、白鶴洞和四仙巖、曾公巖等幾十個巖洞。普陀山的石林,突兀崢嶸。駝峰下的盆景苑,集桂林石木之勝,蒼勁挺拔,氣度非凡。更為珍貴的,有隋唐以來石刻500余件。

天柱石在七星公園西,花橋東。石挺撥矗立如柱,故有天柱”之名。又如未放的芙蓉,亦名芙蓉石”。石高約10米,上刻___思想萬歲”7個大字。北臨靈劍江,江中磯石上筑有小亭。東南茂樹蔥蘢,濃蔭簇擁。石顛有小葉榕,亭亭如蓋。天柱北面刻有崇寧五年(1106)和光緒十一年(1885)的洪水標記,是研究古代水文的重要資料。晚清著名臨桂詞人況周頤曾住天柱峰下,有天柱峰下人家”小印一枚,常蓋在詞箋上。

花橋在七星公園正門靈劍江與小東江匯合處,橋畔繁花似錦,小橋掩映于滿溪流水半溪花”之間,故名花橋。

七星巖位于七星公園普陀山腹,巖洞長約1100米,寬處50米,最高處20米。七星巖又稱棲霞洞、碧虛巖等,七星巖之名起于宋代。該巖本為地下河床,后因地殼變動,地下河上升,露出地面成為巖洞,其后雨水長期沿巖石縫隙滲入,溶解石灰?guī)r,并不斷在洞內(nèi)結(jié)晶,從而形成許多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形成蔚為奇觀的自然景致。七星巖如今是桂林最著名的游覽勝地之一。

普陀山位于七星公園內(nèi),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四峰組成。因唐時山前建寺供奉普渡眾生的觀音,故名普陀山。山西南麓有元風(fēng)洞,數(shù)九寒天,外冒暖氣;盛夏酷暑,涼風(fēng)習(xí)習(xí)。山上芳草如茵,翠柏濃郁,古木參天。從山門拾級而上,蟬噪鳥鳴,林靜山幽。山腰有普陀精舍,飛檐門拱,琉璃朱飾,素負盛名。往左過碧虛巖、真武閣、四仙洞,即到斐聲中外的七星巖,往右繼續(xù)登山,則有為抗日捐軀的三將軍及八百壯士墓。普陀山有歷代石刻100余件,著名的有唐顏真卿親筆榜書逍遙樓”、宋李彥弼《湘南樓記》以及龜蛇合一”浮雕等。

普陀山門在普陀南麓,建于1972年。登上普陀山的第一道大門,是仿亭式的建筑,由一堵通花矮墻分隔著山體與平地,中間開一個圓形拱門,上面是硬脊翹檐坡頂,綠色琉璃瓦,高4.5米,長6.7米,深4.6米,面積26.8平方米。門上懸掛著普陀山”的匾額,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對聯(lián)分掛兩側(cè),整個山門掩映于古樹濃蔭之中,顯得更加清幽、寂靜。

摘星亭位于海拔248米的七星山天璣峰頂,單檐、8柱8角,混凝土結(jié)構(gòu),長寬各5.2米,高6.5米,面積27.04平方米,建于1958年。摘星亭是七星山7座山峰唯一的高亭,立于亭上,可以曠觀。東可眺堯山、天圣、屏風(fēng)、貓兒山;北可望虞山、疊彩、仗波、老人諸山及清澈的漓江;西可賞象鼻、南溪諸勝,故曾有曠觀亭”之名。

護碑亭在普陀山南麓山門東側(cè)。1974年興建,以保護同刻在陰陽兩面的唐顏真卿書逍遙樓”和宋李彥弼的《湘南樓記》珍貴石刻,故名護碑亭。因逍遙樓”出自大家手筆,碑亭又被稱作逍遙亭”。亭高4.5米,長6.7米,深4.6米,面積30.6平方米,為鋼筋水泥結(jié)構(gòu)的4柱、單檐、綠瓦仿古建筑,簡樸、典雅,不與名碑爭勝,兼有護碑、會景的作用。步入碑亭,欣賞書法藝術(shù),瀏覽方志資料,兼得園林勝景之趣,實在是賞心的樂事。亭內(nèi)原來還有明包?!吨匦迯V西省城碑記》,現(xiàn)已他移。

文昌亭在普陀山半山腰,超杜凈境”右側(cè),名取文運昌盛之意,因處濃蔭聳翠之間,又名擁翠亭”,為重檐、尖頂8角亭。原建于明,有樓,毀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1965年在原址新建。高8米,長寬各5.7米,面積32.4平方米。亭北鄰小蓬萊,東為普陀精舍,西、南有矮墻欄桿,是憑眺佳處。

元風(fēng)洞古稱玄風(fēng)洞,俗稱勞動量荽巖。在普陀山西麓,洞口西向,高3~24米,寬2~15米,深250米,面積1945平方米。元風(fēng)洞與普陀山其它洞占相通,形成空氣對流,洞口有一股強勁氣流,洞內(nèi)空氣清新。由于日照,山體熱量的聚散,山洞的氣溫終年保持在20℃左右。洞外溫度,夏日最高達39℃,冬天最低-5℃。洞內(nèi)外溫度相差15℃左右。洞內(nèi)題刻的溫涼別況”以及田汝成的《游記》中冬時溫如火,蓋陽伏之征也”的記載,準確地概括了元風(fēng)洞冬暖夏涼的特點及其原因。宋詩人趙少隱曾在洞口建來風(fēng)亭”,明呂調(diào)陽曾筑七星庵”,清改為大賢庵”,現(xiàn)已無存。

三將軍墓在普陀山半山腰的博望坪。1944年11月,在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桂林防衛(wèi)戰(zhàn)中,第31軍參謀長呂旃蒙、防山軍司令部參謀長陳濟桓、第131師師長闞維雍壯烈犧牲。1946年,國民黨政府建三將軍墓”以示紀念,蔣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均有題字。1982年重修,墓地呈葫蘆形,寬16米,長20米,占地320平方米。

憶昔亭在普陀山博望坪八百壯土墓旁,1946年建。以紀念抗日陣亡將士,撫今憶昔,吸取血的教訓(xùn),亦名紀忠亭。高7.5米,寬5.3米,長4.2米,面積22.26平方米,為磚柱、單檐、尖頂、青瓦、方形的仿古亭,中有石桌凳供憑吊憩息。

普陀精舍在普陀山半山腰、第2道山門超塵凈境”后的山坡上。原為普陀寺舊址,1959年拆除全部舊建筑,重新修建,更名普陀精舍”。精舍為紅柱、粉墻、硬脊、翹檐、坡頂、綠瓦的2層樓閣式建筑。1層長17.3米,深12米,2層長度略小,總建筑面積約為400平方米。正屋開敝,樓上四面開窗,上有觀景廳。普陀巖崖壁前的天然石屏,超塵凈境”山門、普陀精舍、文昌亭、小蓬萊等一組錯落有致的建筑,形成封而不閉的多變格局,登樓觀賞,城市風(fēng)光、山林奇趣,各呈勃勃生機。

普陀石林在普陀半山腰的普陀精舍前,高9米,面積約150平方米,呈不等邊多邊形。相傳,唐代地方官員在這里選石進貢朝廷,深得唐太宗李世民喜愛,視為瑞石”,鐫刻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于其上,錢藏宮中。李靖出任桂州總管時,唐太宗囑咐他考查瑞石”產(chǎn)地,得悉產(chǎn)于普陀山,敕命建慶林觀,并御書慶林觀”賜額。普陀石林,林峰嶙峋,突兀崢嶸,最為奇美,為桂林三大石林之冠。

小逢萊園林建筑。在普陀山半山腰,普陀精舍前,普陀石林左側(cè),建于光緒十八年(1892)。為亭閣式長廊,紅柱、坡頂、青瓦,長16米,寬6米,頂高6.5米,建筑面積96平方米。廊西有矮圍墻,可憑欄眺望城東佳景。山墻上有小蓬萊”匾額,亭柱分懸著名教育家馬君武聯(lián)句:城中佳境,常繞夢魂,嘆半世飄零,遂與名山成久別;嶺表舊都,屢經(jīng)離亂,望故鄉(xiāng)英俊,共籌長策致升平。”

博望亭在普陀山天璣峰半山坳上,為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8柱、單檐、翹角、綠瓦、長方形仿古亭,寬約4米,長10余米,面積40平方米左右。亭建于山脊,與米,深180米,面積2000平方米。宋南西路經(jīng)略安撫使曾布,性喜訪奇,元豐二年(1079)發(fā)現(xiàn)并開發(fā),辟為景點。宋劉誼《曾公巖記》詳載其事。曾公巖是個迷人的山體地勢配合,宜于近觀遠眺山前山后景物,俯仰顧盼,處處入畫。

棲霞亭在普陀山四仙巖口。始建于宋,名簪帶”,劉克莊《簪帶亭》有上列青林杪,憑欄盡桂州”之句·清代重建后易名倚嵐”,后改碧虛亭”,毀于抗日戰(zhàn)火??箲?zhàn)勝利后在原址建棲霞亭”。1979年再新建,沿用棲霞”之名。亭有月門,又稱步月亭”。亭為兩層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單檐方亭、面積25平方米。底層作售票處,上層為觀景亭。游人上下,若穿云步月,與碧虛閣對應(yīng)。渲染了天上人間”的意境。

玄武洞在普陀山北半山腰,與白鶴洞相連。洞口向西北,高5~6米,寬2~15米,深21米,面積230平方米。洞呈喇叭形,前大后小。洞中有全真觀,為元代所建,明改名真武閣,后因避諱又改為玄武閣,洞亦更名玄武洞。玄武客早廢,抗戰(zhàn)勝利后重蓋,1989年拆除原格,重新修建。一偏一正,分別為45、100平方米的仿古混凝土結(jié)構(gòu),飛角、單檐,高6.5米。偏客南向,正閣西向,均有玄武閣”匾額。從偏閣登10數(shù)級石階,達正閣,為8柱大廳,前可憑欄眺望普陀山麓秀色,后通白鶴洞,經(jīng)四仙巖,達名聞遐邇的七星巖。透過閣樓南窗,可以看見明代浮雕《龜蛇合一》。

玄武,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北方水神,后為道教所信奉,同青龍、白虎、朱雀合稱四方四神,其形象為龜或龜蛇相纏。這座浮雕,巧妙地利用巖石的天然色澤,雕成青灰色的龜、淡紅色的蛇的玄武形象。龜,水母類,披甲,有防御水火刀兵之意,表達了人民群眾追求安定吉祥的愿望。

白鶴洞在普陀山北半山腰間,與四仙巖、玄武洞相連。洞高3~4米,寬6~7米,深23米,面積150平方米,呈圓管形。洞壁石紋如白鶴飛翔,洞中一石柱,如鶴腿,故有白鶴洞之稱。白鶴洞是從普陀巖、玄武洞進入七星巖的必由之路,地勢較高而曲折,且洞內(nèi)幽暗,通過時自卑而高、由明轉(zhuǎn)暗,再出敝亮的四仙巖,給人以變幻無窮的神秘感。

四仙巖位于普陀山西北半山腰,與白鶴洞相接,高7.3米,寬4~13米,深32米,面積約270平方米,呈穹隆形,上圓下平,北連七星巖。洞口開闊、敝亮,鐫刻有摩崖作品多件,巖內(nèi)有4個石筍,傳說是日華、月華、星華與好事者開懷暢飲,給巖洞增加神奇色彩。宋時,巖口建有簪帶亭”,早廢。1978年在原址新建步月亭和棲霞亭。

普陀巖在普陀山半腰的普陀精舍北側(cè),高4~10米,寬6~9米,深15米,面積約120平方米。普陀巖南北對穿,高敝通透,形如三角卷蓬。地面為斜坡,有25級石階,分3級坡降,中設(shè)花圃。明朝在洞中建有碧虛樓,曾稱碧虛洞,樓早廢。

永泉在普陀山半山腰普陀石林旁,是一個像米臼一樣的天然石穴,深約30厘米,里面有積水,即使在大旱之年,也永不枯竭,可能與地下水源相通,用以沏茶,清甜適口。

飛來石桂林名石,在普陀山西北的壽佛洞南側(cè),原聽月亭故址旁,因石無根,傳為飛來之石。高6.4米,呈倒圓錐形,上大下小。頂平,四周凹凸不平,上有堪語”二字,為清人余心孺所刻。

朝云洞位于普陀山西半山腰,南有壽佛洞,寬敝若廳堂,洞口西向,高3~6米,寬3~4米,長45米,面積157平方米。朝霧迷漫時,云凝洞口,故稱朝云。洞開拓于明代,太虛和尚修磴道,并于絕壁處建樓閣。洞口有清詩刻兩件。

碧虛閣在普陀山七星巖口,因閣中函碧虛亭而得名。閣高7米,面積270平方米。碧虛亭為宋代建筑,早廢。1956年在原址重建,1974年拆除改建,1979年建成兩層游廊式亭閣。旋梯而上,上層游廊連接大小不對稱的兩座游亭:在大亭中,可以看到城市遠景;在小亭中,可以俯視七星巖內(nèi)景。碧虛閣建筑,構(gòu)思精巧,吸收廣西三江程陽橋與桂林吊樓”的民族、民間建筑形式,亭與閣層層挑出,增加輕巧感和架空效果,突出了碧虛”這一主題,被建筑界譽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范例。

曾公巖原名冷水巖,在普陀山東南,與動物園相鄰,曾作七星巖出口。巖高4~20米,寬5~50米,洞府,巖前有石門,屈曲而入,則流水橫其中,碧乳垂其上,周環(huán)四視,其狀如雕鐫刻鏤,殆出于鬼工而不類融結(jié)者也”。源于地下河的清流,穿巖而過,溪水冰冽,所以也叫冷水巖,這是它不同于別的巖洞的特色。洞口留下宋刻10余件。洞壁有巖洞就是學(xué)校”、敵人在轟炸,我們在上課”等標語??谷諔?zhàn)爭期間用作防空的巖洞比比皆是,反映了中國人民抵御外侮的抗戰(zhàn)決心和必勝信念。

第6篇 桂林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576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255位用戶收藏,24人推薦!

象鼻山又稱象山。明代詩人孔鏞寫道:“象鼻分明飲玉河,西風(fēng)一吸水應(yīng)波。青山自是饒奇骨,白日相看不厭多。”這一百看不厭的象鼻山位于城南漓江和桃花江的江流匯合處。山形酷似一頭巨象,伸長鼻子臨江吸水,因而得名。

象鼻與象身之間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范成大說它“其形正圓,望之端整如月輪”。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則構(gòu)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觀,使歷代詩人吟詠不止。洞內(nèi)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其中以宋代愛國詩人張孝祥、范成大和陸游的作品最為有名。陸游雖然沒有到過桂林,但對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詩和信札寄給當時任昭州(今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則“命工刻與崖石,與世人共之”。

象鼻山的山腳有石級小路通上山頂。山頂平展,綠樹成蔭,當年太平軍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頂?shù)臇|端有明代的實心磚塔,因嵌有普賢菩薩像而得名普賢塔。塔身好似圓形寶瓶,又像劍柄,又有人稱之為瓶塔或劍柄塔。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創(chuàng)與唐代的云峰寺,寺內(nèi)陳列著太平天國的歷史文物。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這里原來還有個開元寺。唐代的鑒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日本失敗,漂到海南島,在北歸的途中,經(jīng)過桂林時,居住于開元寺,在此主持大典,講法傳經(jīng)。可惜古寺早廢,只留下這座佛塔敘說當年盛事。象鼻山,景色優(yōu)美,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和桂林城的標志,最令中外游人喜愛。

第7篇 桂林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404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225位用戶收藏,21人推薦!

這次,我看到了桂林那里的水比別處的更清澈,空氣是那么的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陽光是那么燦爛。使我總想多看幾眼,表示我滿心的愉悅。

我們到桂林后先來到了伏波山。據(jù)導(dǎo)游說漓江前幾年發(fā)生過洪水。一到了這座山邊上,立刻就平靜了下來,那波浪好像被這座山降伏了似的,所以取名為伏波山。我們來到門口,看到了一副雕像,那是伏波將軍騎著駿馬,拉著弓,劍已經(jīng)射出去了,想當年,伏波將軍帶兵打仗,打到了桂林,一拉神弓,射出一支神箭,一箭穿三山,第一座山——象鼻山,第二座山——月亮山,第三座山——穿山。為桂林人解除了危機人們?yōu)楦兄x他便為他塑一座雕像。

走進伏波山,我看到伏波山的巖石似如刀削,相當陡峭,相當有氣勢。伏波山里面有塊似劍石,這石可和一般的石頭不一樣,它與地面有一條幾厘米的小縫隙,傳說是被伏波將軍試劍時削掉的,傳說試劍石每與地面相接一次,桂林就出一個狀元。如今桂林已經(jīng)出了六個狀元了。

桂林真是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第8篇 桂林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2300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6分鐘,共有230位用戶收藏,25人推薦!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桂林。我是你們本次旅途的導(dǎo)游,我會盡力為大家安排好行程,預(yù)祝大家旅途愉快。 說起桂林,大家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會讓您流連忘返,終生難忘;桂林不僅是中國著名的風(fēng)景旅游城市和山水歷史文化名城,而且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說到它的名字,大家想知道它是如何人得名的嗎?讓我來告訴大家吧。桂林因“桂樹成林”而得名,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20xx年秦始皇統(tǒng)一嶺南后設(shè)立的“桂林郡”,是一座具有20xx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古文化遺址豐富。秦代建筑靈渠,是中國古代三大著名水利工程之一,與古運河、都江堰齊名;明代的靖江王城的王陵是目前中國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王城和陵墓。此外,還有被譽為“中國四大孔廟之一”的恭城文廟;有歷史悠久的全州湘山寺;有歷代摩崖石刻3000多件,其中“桂海碑林”、“西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在漫長的歲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著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使他們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文章,刻下了兩千余件石刻和壁書,這些獨特的人文景觀,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讀史,看山如觀畫”的贊美。

漓江是全國文明的示范景區(qū),我們將以最熱忱的心態(tài)和最周到的服務(wù),來與各位完成這次“漓江游”。在游江時,請各位注意安全,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我們的船大概要在江上航行4個小時,中午到陽朔靠岸。中餐在船上吃,我們的大師傅已經(jīng)在做準備了,大家如果有什么困難和要求,可隨時向我們提出來,我們一定會認真處理的,好了,

開船了。我在此預(yù)祝各位一路順風(fēng),一切如意。 各位游客,我們的船正順江而下,不久就會看到黃牛峽景觀了。在此,我給各位簡單介紹一下漓江的概況。“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漓江又是桂林山水的集中體現(xiàn)。漓江是廣西三個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之一,也是中國第一批的4a級景區(qū)。這條美麗的河流發(fā)源于興安縣貓兒山,流經(jīng)桂林,陽朔,平樂,梧州,匯入西江,注入南海,屬珠江水系,全長426公里。 從桂林到陽朔的83公里,是漓江的精華,因而有“百里漓江,百里畫廊”之稱。這一地段是巖溶地貌發(fā)育最典型的地區(qū),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于一體,這里的山光水色交相輝映,我們隨著行船緩緩觀景,就好象在我們游船的兩岸徐徐打開了山水畫的長軸,沿途景致,美不勝收。你們看,黃牛峽到了,請看船的正前方,一座傲然屹立的大山擋住了江水的去路,柔和的江水也就順應(yīng)山勢成折向流去,連綿數(shù)里的江峽使我們剛才見到的一直平緩的水流和開闊講岸變成了急揣的江水和險峻的高峽,就是這種起伏,這種波折,才形成了漓江風(fēng)光的變化多姿和情趣無窮。這段江峽在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筆下也有過記載,這位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的旅行家寫到,如果拿號稱長江天險的

赤壁和彩嘰來與這段江峽相比,則赤壁彩磯也“頓失其壯麗矣”。 各位游客,我們剛看完壯麗的一景,現(xiàn)在又迎來了秀美的一幕。請看這岸邊,由窄到寬,豁然開朗,連天光也格外明亮了,這里就是漓江彩塑。你們看,懸壁上,色彩班駁,就象一幅幅的畫卷,那濃墨重彩的,是油畫,那清淡潤透的,是水粉畫,那黑白單彩的,是水墨畫,畫面的內(nèi)容,任你想象,觀賞這類彩崖畫,是“不想不象,越想越象”。

山川人物,風(fēng)花雪月,無所不有。為什么這里的石崖會出現(xiàn)這么多的彩畫呢?原來這是大自然綜合動力的結(jié)果。這一帶的石鐘乳在它們自然生長的同時,由于光照的影響,一些微生物或者藻類,苔蘚就附在石頭上生長。這些生物具有趨向陽光的特性,就使得含有碳酸氫鈣的水溶液沿著石鐘乳向光的側(cè)面滲流沉積,加速結(jié)晶,于是這些結(jié)晶體就形成了顏色各異的崖壁彩繪。大自然的神奇在這里可見一斑了。 各位游客,漓江懸崖彩畫的代表作,就是我們面前這畫山,因為畫山有九匹駿馬的形狀得名,人稱九馬畫山。畫山高416米,山體遍布色彩,有些是剛才介紹的,石鐘乳含有碳酸氫鈣的水溶液作用而變色,而有些則是附在石上的低等生物死亡后鈣化后引起的色變,于是色彩變得絢麗多彩。請各位仔細看這畫山,能看得出幾匹馬?哦,這位朋友看出了九匹!要在古時,您可是當狀元的人才啊! 看完漓江上最著名的畫山,等會我們將會欣賞到漓江最美的一景----黃布倒影。 各位游客,前面就是黃布灘了,它叫黃布灘,是因為水底有一大塊石塊象鋪就的黃布。在晴空水靜時,倒影鮮明,在煙雨朦朧時,倒影又宛如淡雅的水墨畫。今天,我們在艷陽高照晴方好的日子里,黃布倒影更顯鮮明。這番景致,正應(yīng)了清代袁枚的詩句:”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你們看,我們的游船不正是在倒影在水中的青山頂上行進嗎?下面請各位看前方,看到那江岸邊掩映在綠樹從中的房舍了嗎?那就是興坪鎮(zhèn)了。 各位游客,岸上的小鎮(zhèn)就是興坪鎮(zhèn)。這座古鎮(zhèn)是三國時古熙平縣的縣治,已有1740年的歷史。這里是漓江風(fēng)光薈萃之地,漓江美景“綠水,青山,翠竹,倒影”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難怪人稱“果然佳境在興坪”。興坪不僅風(fēng)光好,歷史文化也有很多精彩之處。就拿我們眼前這龍門漁村來說吧,這叫趙氏漁村,已有400多年歷史了,村中建筑古香古色。你別小看這小小的漁村,歷史上出過4位縣令,3位進士,在近代還出現(xiàn)過博士,縣長,市長呢,還接待過不少重要的賓客。孫中山先生赴桂林督師北伐,路經(jīng)興坪村,就到這漁村來視察過地形。1998年,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來游漓江,竟然百里挑一選中這座漁村,停船上岸到農(nóng)家做了客呢。 各位游客,我們今天的漓江游就到此結(jié)束了。游覽完漓江,你一定會被它的神韻所感染,尤其是那山,那水,那樹,那水中的倒影,那江畔的漁村。

在此,我代表我們漓江的兒女,歡迎各位有機會再來,再見,朋友們!

第9篇 桂林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204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296位用戶收藏,13人推薦!

路上,我看到許多美麗的風(fēng)景:遠處,高聳入云的大山一座連著一坐,這真是“大山一座連一座,高聳入云迷人醉。”啊!還有一些大山層層疊疊,好似正在排隊呢!近處,麥田一塊挨一塊,有的是金黃色的,有的是綠油油的,還有的黃中帶綠,真像一塊黃綠相間的大地毯,撲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一望無際的湖泊碧綠碧綠的,湖面上沒有一絲雜物,寧靜的真像一面爍大的銀鏡。有的湖泊中有幾個人在玩耍、在嬉戲……這如詩如畫的風(fēng)景,讓我不由的想起陶淵明的詩句“智者樂山山如畫,仁者樂水水無涯。”坐了一天多的火車,我們終于到了桂林。出了火車站,有一個導(dǎo)游來接我們了。我們上了車以后,導(dǎo)游對我們說:“現(xiàn)在我們要去的地方是公園。趁這個機會,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桂林風(fēng)俗的特征。這里年輕的女孩子叫阿妹,大一點的叫阿姐,老一點的叫阿婆;年輕的男孩子叫阿哥;這里管朋友叫狗肉,這是因為在古代,請朋友吃飯都是吃狗肉,所以,現(xiàn)在的人都叫朋友是狗肉了……”我聽了以后,暗中笑著。不過一會,車子就到了公園,真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中國的首座玻璃橋竟然在這里,真是非常壯觀:一根根透明麗亮的玻璃,構(gòu)成了一座玻璃橋。屋頂、柱子,還地面,都是用玻璃制造出來的,再加上橋下的碧水,堤旁的柳樹,顯得更為壯觀。我不禁往前走,突然停住了腳步,原來,走一次玻璃橋,還要錢呢!

我們往前走了走,走到了一個橋洞里,“哇!”我不禁大叫一聲,原來,橋洞三面都刻上了精美的圖案:一個個惟妙惟肖的古代名人,再加上幾根青翠欲滴的翠竹,這兒簡直是“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啊!

我們又走到了兩座塔前,聽了導(dǎo)游姐姐的介紹,我知道了這兩座塔一座叫日塔,一座叫月塔,日塔在左,月塔在右,日塔的主要材料是金,月塔的主要材料是銅,它們倆鑲嵌在碧水中,真是太美了!

不知不覺,已經(jīng)到晚上了,我們該去看“印象。劉三姐”了。

我們一到大門口,發(fā)現(xiàn)這里人流如朝,我們好不容易買了票,進了大門,坐了下來。只聽幾聲鐘響“咚、咚、咚”。演出開始了,音樂突然響起,隱隱約約看到一只小船在水面上,正朝前方使來,這時,劉三姐唱起了歌,她的歌聲讓我們聽了如癡如醉,博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過了一會,燈光突然關(guān)閉,不知怎么回事,“咔”的一聲,燈光突然亮了起來,江面上突然出現(xiàn)了一塊塊紅通通的長布,伴隨著劉三姐的歌聲,紅布被漁民們忽上忽下,在燈光的照耀下,美麗無比,醉人忘懷……燈光像以前那樣停止,在遠處,出現(xiàn)了一個個身穿燈光衣的演員,她們魚貫而入的走著,走到終點時,她們的衣服突然不亮了。“夷?亮了一個,又亮了一個,接著……”她們的服裝忽開忽關(guān),看得我們眼花繚亂。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在不知不覺中,表演結(jié)束了。大家都依依不舍,雖然表演結(jié)束了,但劉三姐那美妙的歌聲,讓人難以忘懷。這一天,在歡樂的笑聲中度過。

第10篇 桂林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342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1分鐘,共有280位用戶收藏,17人推薦!

大家好!歡迎大家這次來參觀桂林的山和水,我是這次的導(dǎo)游陳導(dǎo)游,如果我有不足的地方,那就請大家多多指教!

接下來我們要觀賞的是漓江,漓江呢是桂林非常重要的地方,如果要去桂林就必須要去漓江。好,現(xiàn)在我們往這邊看,漓江的水有三個特點,一個是靜,一個是清,一個是綠,漓江的水竟然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竟然清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竟然綠的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朋友們,也許你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但它們都不能和漓江相比啊!

看完了水,我們就應(yīng)該看山了。桂林的山也有三個特點,是奇、秀、險,為什么奇呢?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為什么秀呢?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為什么險呢?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桂林多美啊!歡迎你們下次再來!

桂林的導(dǎo)游詞

朋友們,大家好,我叫裴毓賢,今天由我?guī)ьI(lǐng)大家游桂林。我想大家一定聽說過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古詩,腦海里一定有桂林山水的美好圖畫,那么今天我們一起走近桂林,來感悟和理解這句詩吧。游客朋友們,一會兒你們就可以看見姿態(tài)各異的桂林的山了。朋友們,你們看這座山,象不象一頭大象伸長脖子在飲水呢?它喝的水可是清澈的河水,這就是聞名中外的象鼻山,奇妙的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一會兒,我們聽見有人在唱山歌,我們順著歌聲走了過去。原來是兩個壯族小朋友在樹下對山歌呢!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guān)桂林信息

  • 桂林的導(dǎo)游詞
  • 桂林的導(dǎo)游詞99人關(guān)注

    朋友們,大家好,我叫裴毓賢,今天由我?guī)ьI(lǐng)大家游桂林。我想大家一定聽說過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古詩,腦海里一定有桂林山水的美好圖畫,那么今天我們一起走近桂林,來感 ...[更多]

  • 關(guān)于桂林的導(dǎo)游詞
  • 關(guān)于桂林的導(dǎo)游詞94人關(guān)注

    大家好!歡迎大家這次來參觀桂林的山和水,我是這次的導(dǎo)游陳導(dǎo)游,如果我有不足的地方,那就請大家多多指教!接下來我們要觀賞的是漓江,漓江呢是桂林非常重要的地方,如果要 ...[更多]

  • 桂林山導(dǎo)游詞
  • 桂林山導(dǎo)游詞93人關(guān)注

    Hello!親愛的旅客朋友們,我是你們這次游覽的導(dǎo)游。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朱紅玉,是桂林旅行社的導(dǎo)游,我將和大家共同度過這段旅程,感謝大家給我了這次機會,我一定會為大 ...[更多]

  • 桂林山水作文導(dǎo)游詞
  • 桂林山水作文導(dǎo)游詞80人關(guān)注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朱紅玉,是桂林旅行社的導(dǎo)游,我將和大家共同度過這段旅程,感謝大家給我了這次機會,我一定會為大家服務(wù),讓大家在桂林玩得高興愉快 ...[更多]

  • 桂林漓江導(dǎo)游詞
  • 桂林漓江導(dǎo)游詞57人關(guān)注

    各位游客我們剛看完壯麗的一景,現(xiàn)在又迎來了秀美的一幕。請看這岸邊,由窄到寬,豁然開朗,連天光也格外明亮了,這里就是漓江彩塑。你們看,懸壁上,色彩班駁,就象一幅幅的畫卷 ...[更多]

  • 桂林山水的導(dǎo)游詞
  • 桂林山水的導(dǎo)游詞38人關(guān)注

    大家好!歡迎大家這次來參觀桂林的山和水,我是這次的導(dǎo)游陳導(dǎo)游,如果我有不足的地方,那就請大家多多指教!接下來我們要觀賞的是漓江,漓江呢是桂林非常重要的地方,如果要 ...[更多]

  • 桂林漓江的導(dǎo)游詞
  • 桂林漓江的導(dǎo)游詞23人關(guān)注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熱拉雍仲林寺。熱拉雍仲林寺在日喀則南木林縣境內(nèi),位于奴馬鄉(xiāng)玉拉杰桑山腳處,距日喀則市90公里。寺院周圍林木環(huán)繞,氣候宜人,環(huán)境幽靜。熱 ...[更多]

詞大全熱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