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關于農村教育調查報告怎么寫
1. 研究背景與目的 描述當前農村教育的現狀,包括教育資源分配、教育質量、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問題,明確本次調查的目標,如提升教育公平性、改善教學條件等。
2. 調查方法與樣本 說明調查的具體方法,例如問卷調查、實地訪談、數據分析等,以及選取的農村地區(qū)樣本,確保樣本的代表性。
3. 數據分析與發(fā)現 分析收集到的數據,展示農村教育存在的具體問題,如硬件設施不足、教師流失率高、學生輟學率等,并給出具體數字和案例。
4. 教育政策與實踐 回顧近年來政府對農村教育的政策支持,探討已實施的項目和計劃的效果,評估其對農村教育的改善程度。
5. 案例研究 選取幾個具有代表性的農村學校,詳細描述其教育狀況,分析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教訓。
6. 對策與建議 基于調查結果,提出改進農村教育的策略,如提高師資培訓、增加教育投入、優(yōu)化教育資源分配等。
開頭結尾怎么寫
開頭:
在21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教育被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然而,我國農村地區(qū)的教育發(fā)展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本報告旨在深入探究2024年農村教育的現狀,揭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以期為改善農村教育環(huán)境、促進教育公平提供參考。
結尾:
通過對多個農村地區(qū)的廣泛調查,我們對農村教育的現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盡管面臨諸多困難,但通過政策調整、資源優(yōu)化和社區(qū)參與,農村教育的未來充滿希望。我們呼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農村教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為農村孩子提供更優(yōu)質的教育機會,共同構建一個教育公平的美好未來。讓我們攜手并進,為農村教育的明天播種希望,期待豐收的季節(jié)。
2024關于農村教育調查報告范文
第一篇 2024關于農村教育調查報告1350字
內容摘要:
我們在貴州省黃平縣重興鄉(xiāng)楓香寨作為期五天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其中前兩天為調研,走訪調查,對象是楓香寨的小學學生及家長;后三天是教學實踐,地點是楓香小學,對象是楓香寨小學學生,教學范圍有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手工藝,書法,革家風俗,另外每天下午最后一節(jié)輔助學生做暑假作業(yè)...
我們在貴州省黃平縣重興鄉(xiāng)楓香寨作為期五天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其中前兩天為調研,走訪調查,對象是楓香寨的小學學生及家長;后三天是教學實踐,地點是楓香小學,對象是楓香寨小學學生,教學范圍有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手工藝,書法,革家風俗,另外每天下午最后一節(jié)輔助學生做暑假作業(yè),課余做豐富多彩的體育和游戲活動。每天安排六節(jié)課,每節(jié)課四十五分鐘,上課時間為上午九點至中午十二點,共三節(jié);下午兩點至六點,三節(jié),最后一節(jié)輔導暑假作業(yè)。
家庭走訪,調查家庭基本情況,學生受教育和學習情況,及詢問家庭成員對當地教育水平和概況的認識。我們主要準備了兩份問卷調查,家長和學生各一份,對象是現有就讀小學的家庭,區(qū)域范圍是楓香寨內。另外,我們還贈送孩子學習用品,給各家庭拍照留念,并盡可將照片洗好寄回。
經過調查,我們發(fā)現以下問題:
1.各家庭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年收入低于三千圓人民幣。許多家長外出打工,僅留老人和小孩在家。收入來源要么只是務農所得,要么再外加打工獲得。在問及年收入時,許多家長模糊不清或不愿透露,似有隱瞞,導致調查結果不夠真實,所以這也是這次調查的一個嚴重的缺陷。
2.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特別是家長,對當地的教育水平不是很了解,且可以說所有受調查的學生都不了解上學流程,即并不清楚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讀大學這一過程。大部份學生并沒有明確自己的理想,也沒有聽說過知名大學。值得慶幸的是他們都知道讀書很有用處,并且都表示是自己愿意讀書的,并非父母所逼。
3.學生和家長并沒有形成自己有科學的系統(tǒng)的主見。許多學生和家長安于現狀,缺乏追求更高更好生活理想,即使有也很模糊。對于將來打算,孩子前途并不明確。對于怎么才能改變自身的困境也渾然不知道,只知道能讀書就好,至于讀書究竟怎么怎么好只知皮毛,不明大用。學生尚未形成明確的志向。對于怎樣提高和改善當地教育,以及對政府有何意見和要求都沒有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4.父母所謂的重視孩子學習大多數只停留在表面工作,沒有落到實處。沒有將教學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有些甚至連孩子的成績都從不過問,有些把對孩子的教育全權托付給學校,沒有做好家庭教育。經過分析和結合當地實況,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地經濟水平落后,教育水平低下,交通和消息閉塞。在這么一個文化水平低,經濟落后,教育落后,交通欠發(fā)達的地區(qū),許多新科學文化知識,新時時代教育科學模式,日新月異的新消息并沒有很好的有效的輸入。雖然說國家貫徹的兩免一補政策已經落到實處,但家庭貧困依然存在,特別是同時供兩個或兩個以上子女上學讀書的較為困難。
調查,讓我親近了鄉(xiāng)親父老,讓我更加的深入的體會了農村農民的艱苦,讓我感受到了每一雙窘困和無奈的眼神,和每一張?zhí)谷坏男δ?。深入民間,方知民苦。走訪鄉(xiāng)下,察覺城鄉(xiāng)之差。親身實踐,敢言當地實情。
此次調查活動主要團體是北京師范大學的八位學生隊,外加黃平當地四位青年。
第二篇 清水縣初中農村教育均衡發(fā)展現狀調研報告1750字
黨的__大明確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倍逃獍l(fā)展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關鍵所在,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是發(fā)展基礎教育、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根本保證。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事關國計民生,已愈來愈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近年來,清水縣教育部門為推進基礎教育、尤其是初中農村教育的均衡發(fā)展,采取了多種措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為了解我縣初中教育均衡發(fā)展現狀,我們選擇清水縣東部幾所初級農村中學為調研對象,于__年10月對其進行了一次聯合教育調研,我們于10月10日至10月12日先后深入秦亭中學、百家中學、旺興中學等進行實地走訪。又于10月14日在秦亭中學召開了“農村初中教育均衡發(fā)展校長座談會”,在綜合調研材料的基礎上,形成本調研報告。
清水縣東部幾所初級中學大約建校在五六十年度,已經走過了40多年的發(fā)展歷程。在我縣經濟建設持續(xù)實現跨越式發(fā)展的同時,農村初級中學始終堅持科教興縣、人才強縣主體戰(zhàn)略,全力推進我縣教育現代化建設。各學校教育迅速發(fā)展,尤其,秦亭中學每年初中畢業(yè)升學率令人矚目。成為我縣東部農村主初級中學獨樹的一面“旗幟”,山門中學、百家中學、旺興中學各校校長及領導班子成員認真研究、共同探討、互相切磋,把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能真正運用于我縣農村教育事業(yè)當中,加快我縣教育資源整合,優(yōu)化學校布局;加大財政投入,在財政投入許可的條件下,力爭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關心學生,完善各類規(guī)章制度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促進初中農村教育的全面、協調、健康發(fā)展。
一、清水縣東部幾所初級中學推進初中農村教育均衡發(fā)展的主要做法和成績
堅決貫徹義務教育公平、均衡發(fā)展的指導思想,認為“初中農村義務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是涉及千家萬戶、涉及最廣大群眾之利益的教育”。堅持初中教育均衡發(fā)展,為民眾提供滿意的教育。面對初中農村教育的新情況,新挑戰(zhàn),我縣教育局領導、包鄉(xiāng)包片督導態(tài)度非常明確: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鞏固“兩基”教育的成果,尤其重視我縣東部幾所農村初級中學,和全縣相比想方設法力爭縮短城鄉(xiāng)中學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的差距,堅持推進教育均衡發(fā)展不動搖,“辦學生發(fā)展,家長滿意,社會信任”的學校。
調研中,我縣東部幾所學校實施均衡編班,不設重點班的科學決策,這充分反映了各學校教推進初中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氣魄和膽略,表達了全體學生及家長眾呼喚教育公平的心聲。這些態(tài)度和做法,成為我縣初級農村中學學習的楷模。為此,在秦亭鎮(zhèn)進行教育調研時,群眾普遍反映,“最滿意的是教育”。
(一)科學規(guī)劃,調整學校布局,為均衡發(fā)展奠基
1958年山門鎮(zhèn)中學建立,面積只有4000平方米,只有三個教學班,學生人數不足百人,隨著近40多年的快速發(fā)展,學校面積增加到9367平方米,學生人數增加到300多人,__年我縣初級中學都實現了“兩基”達標,這充分證實了國家重視教育,尤其農村教育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農村初中教育教學質量以邁上了新水平,面對農村當前的教育的新趨勢,清水縣主管部門又重新制定了《加快教育資源整合、優(yōu)化新區(qū)學校布局綱要》,合理整合教育資源,實施規(guī)模辦學。自__年以來,對我縣東部幾所中學加大了建校資金投入。山門中學建起了教學樓,百家中學、秦亭中學都有獨立的教學樓和宿舍樓,已成為國家寄宿制項目學校。以往學校“小、散、亂”的面貌得到了徹底改變,學校布局和教育結構更趨合理。
(二)加大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為均衡發(fā)展提供保障要實現初中農村教育的均衡發(fā)展,加大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是根本保障。
1、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加強硬件建設,改善辦學條件
為實現初中教育均衡發(fā)展,我縣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從__年“兩基”達標以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快建設農村教育強省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積極開展農村中學基本辦學條件合格學校創(chuàng)建活動。狠抓教育現代化學校的創(chuàng)建。目前,我縣東部幾所農村初級中學基本實現了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
學校理化生實驗室能按國際二類標準進行建設并達標,全校初中生生均占地28.2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積7.7平方米,生均活動場地8.2平方米,達到了《初中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要求。各學校都有計算機網絡教室、多媒體網絡教室,現代化遠程教育網絡設施齊全,師生能充分活動和利用。各校嚴格按照省教學儀器配備標準,逐年更新設備和補充必要的實驗材料。并在教學裝備的基礎建設方面進一步加大投入。
第三篇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法制教育現狀的調研報告1550字
奎年來,農村留守兒童違法、犯罪事件及其受侵害事件逐年增多,對社會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危害越來越大,帶來了不良的社會影響。為了有效的降低這種危害性,連云港市贛榆縣婦聯聯合縣司法局組成聯合調研組,發(fā)放問卷調查800份,其中有效問卷785份,并通過進村進行入戶深度訪談,受訪留守兒童共有583名。
一、背景與現狀
(一)農村留守兒童犯罪主要呈現以下三個特點:一是農村留守兒童違法、犯罪比例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逐年增加。二是農村留守兒童犯罪年齡越來越低齡化。三是農村留守兒童違法、犯罪事件的社會破壞性越來越大。農村留守兒童法律知識匱乏、法制觀念淡薄,往往是他們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法制教育、增強農村留守兒童法制觀念的工作,迫在眉睫。
(二)農村留守兒童自身受侵害事件頻發(fā)。近年來,關于農村留守兒童被拐賣、拐騙、性侵犯等惡性事件屢見報端,農村留守兒童的安全監(jiān)護狀況令人堪憂,農村留守兒童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二、主要做法
(一)送法進學校,增加農村留守兒童學法興趣。贛榆縣婦聯聯合縣司法局大力開展兒童權益保護宣傳教育,積極為留守兒童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為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此次宣傳活動以學校為主陣地、主渠道,積極推進法制教育進課堂活動,確保農村留守兒童法制宣傳教育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舉辦以“爭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為主題的“送法進學校”活動,做到“四個一”:上一堂“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法制教育課;配一套青少年法制教育圖書音像資料;設置一個青少年法制教育固定宣傳欄;開展一場法律知識有獎問答等方式,激發(fā)廣大中、小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的學法興趣和守法意識。
(二)送法到課外,豐富農村留守兒童課外生活。豐富課外生活,讓他們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接受法制教育。縣婦聯、縣司法局為外出務工者相對較多的幾所“留守兒童之家”送去法制故事、繪畫、漫畫等10多類法制書籍1000多冊,并將創(chuàng)作拍攝的8集《法在身邊》法制情景劇制作成dvd光碟,向全縣“留守兒童之家”贈送發(fā)放。同時,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未成年人保護行動”和“爭做文明守法小公民”活動,并與一些家庭特別困難的留守兒童結成“一幫一”對子,著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三)送法到身邊,開辟農村留守兒童綠色通道。為有效保護留守兒童合法權益,開辟農村留守兒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向全縣所有留守兒童之家發(fā)放了法律援助卡,按照“應援盡援”的要求,對涉及農村留守流動兒童的法律問題,進一步降低門檻、簡化條件,實行隨來隨辦;各鄉(xiāng)鎮(zhèn)法律援助工作站還負責收集登記了農村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建立了農村留守兒童信息資料庫,優(yōu)先受理、精心辦理涉及農村留守兒童及其家長合法權益的法律援助案件,最大限度地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近年來,全縣累計辦理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法律援助案件百余件,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三、存在問題和原因
(一)家庭原因:由于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對子女的教育基本上失控,使得農村留守兒童處于無人管教的地步。
(二)學校原因:一部分學校只注重升學率和在校學生的管理,學生在家中的時間缺少有效監(jiān)管。
(三)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沒有形成各級組織齊抓共管的活力。
四、下一步工作
贛榆縣婦聯立足實際,下一步將聯合縣司法局,進一步構建農村留守兒童法制教育的長效機制。建立科學、規(guī)范、有效的農村留守兒童法制教育體系,形成家庭、學校和社會三結合的教育模式,使農村留守兒童法制教育滲透于各個方面。縣司法局將有計劃地培養(yǎng)法制教育師資隊伍,還應加強對全體教師法律知識的培訓,不斷強化農村留守兒童法制教育的師資力量。
第四篇 大學生暑期農村教育社會實踐報告2200字
大學生暑期農村教育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2__0年7月22日至7月27日,我隨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三下鄉(xiāng)隊伍來到平度市崔家集鎮(zhèn)周家村社會實踐。對于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經歷。短短的五天時間,感受了濃厚的鄉(xiāng)村生活氣息,也產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遠近聞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積1550畝,住戶面積2__畝,230戶人家,8__口人,其中黨員19名。村固定資產120萬,村每年平均收入38__元左右。生活在附近鄉(xiāng)村中屬富裕水平。周村長自74年上任以來,為村里的工作耗盡心血,給村里帶來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起周村長,村里的老少爺們兒們都直豎大拇指。
進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齊的房舍,以及道路兩旁那既有經濟效益又能美化環(huán)境的柿子樹,與我想象中的農村有著相當大的區(qū)別。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況相當好。經濟上的寬裕和生活上的安寧,使我毫不夸張的用了'安居樂業(yè)'來作為周家村給我的第一印象。
聽村里的領導介紹,村里的主要收入來源于種植業(yè),其中2__畝果園收益可達每畝4__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達到了每畝1____元。但當我們問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業(yè)和項目時,村里領導向我們道出了苦衷:數年前曾有一木器廠,在村里投入生產,但不到3年,木器廠就因接連虧損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幾次上項目的想法,都因缺資金少技術(尤其是少技術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幾天給孩子們上課的過程中,這個烙印日漸加深。
學校并不算大,還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殘缺的課桌,與偏遠山區(qū)相比,以令孩子們滿足。但與我從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學已有著天壤之別。僅從每天上完課孩子們必須將自己的凳子搬回家來說,這的學習環(huán)境并不能用一個'好'字來形容。但孩子們那對學習特有的熱情和認真把我深深的感動了,他們幾乎想要我們在5天之內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識都教給他們。
在和孩子們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們都很想成為大學生成為科學家,對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憧憬。但當我問他們以后回不回來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許是還是小學生的他們尚未明白我這個問題的含義,也許是一直以來伴隨他們左右的'考大學,去大城市'的話影響著他們。沒有一個孩子表示自己將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腦海中回蕩著。
一位朋友曾對我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某省重點中學有一位來自窮山村的學生,學習非常用功。他的床頭貼著一句激勵自己學習的話,只有九個字:別忘了!你是農村戶口!
聽到這件事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沉重的。我國城鄉(xiāng)的巨大差異造成了教育觀念上一個極其偏激的錯誤。農村的孩子迫于自己農村戶口及生活環(huán)境的壓力,幾乎用盡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學習考大學,以此來擺脫落后的環(huán)境,實現自己美好生活的夢想。但當這些村里的驕傲考出去成為大學生以后呢?他們中有幾個回到自己那還不富裕的家鄉(xiāng),投身其中的建設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這本無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幾個大學生的名字,一個虛幻的榮譽而已。人才依舊缺乏,生活依舊貧困。
這種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農村和城市之間,也同樣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間,落后地區(qū)和發(fā)達地區(qū)之間,以至于我國的西部和東部之間及國內和國外之間。
孩子們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來源于家長和老師的言傳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爺的聊天當中,老人告訴我們他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都考學去了城市,在談到孫子時,老人很自豪的告訴我們,他的大孫子剛在一所省重點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學,考名牌大學,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讓我感受到了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我問老人想沒想過讓孫子回家鄉(xiāng)支援家鄉(xiāng)建設,老人說:'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來。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點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來說,村子應屬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讓孩子回來,可想而知其他貧困村的情況。
周家村之所以富裕,關鍵在于和韓國合作的2__畝高效田,其實這對村里既是一筆客觀的收入,又是一種勞動力的利用。韓國人出種子,出技術,村里出勞力,出土地,收獲后,韓國人回收所有果實和種子,付給村里的報酬只是收益中極少的一部分。而且還規(guī)定村里不得留果留種,否則將受重罰。這完全是一種勞動力的欺騙,可是以我們的'知識就是無法掌握其中的技術關鍵。而我們?yōu)榱诉@筆可觀的收入,還必須甘受韓國人的這種技術欺騙,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試想如果村里有這么一批農業(yè)知識相當豐富的人才,我們完全可以掌握韓國人的技術,從而為我們自己所用,那時所有的收益都將歸我們自己所有。村里將遠比現在要富裕!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一些客觀現實又使我們的教育觀念發(fā)生變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開放20年來,人們的思想有了極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采訪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80%的家庭將孩子的教育費用作為自己未來幾年內的最重要支出。在資金比過去有了保障之后,我們支持農村教育以不僅僅是財力上的幫助,還應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觀念上的幫助。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同樣需要做人的道理、適應時代的發(fā)展的觀念和大局觀。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有責任有義務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支持農村的教育事業(yè)!
下鄉(xiāng)過程中所見所聞很多,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教育問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新時期農村的教育事業(yè)依然面臨很多的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將極大的促進農村的發(fā)展。
第五篇 農村教育現狀調查報告2024年2550字
農村教育現狀調查報告2024年
在今年的暑假我參與了我市遵義師范學院組織的以“勇擔強國使命共建和諧家園”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其間,我們深入遵義市道真縣棕坪鄉(xiāng)進行了為期1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有:支教掃盲、文化宣傳、法律普及、義務勞動、開展農技知識培訓、社會調查、濟困助學、走訪老黨員和重走長征路等。其中,我重點參與了義務支教和社會調查兩項。
此次活動使我們當代大學生能夠深入農村,了解農業(yè)生產,近距離和農民接觸,了解當下農民的生活現狀。對中國部分地區(qū)的農村、農業(yè)、農民問題有了整體的感性認識,得到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同時,通過此次活動,也使我們當代大學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鍛煉了能力,磨礪了意志。對繼承和發(fā)揚“五四”愛國、進步、__、科學的光榮傳統(tǒng),把愛國熱情和成長成才的強烈愿望轉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行動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活動以支教為主,故所得成果也是與教育有關?,F將活動成果匯報如下:
此次“三下鄉(xiāng)”活動重點針對棕坪鄉(xiāng)的小學、初中學生進行假期補課。授課內容以中學階段的主科為主,兼辦有興趣特長班。我在這當中擔任七年級和九年級的數學老師,支教為期十天,共授課21課時,教授學生一百余人。其間利用休息時間,對部分學生進行了家訪。通過當堂授課、家訪以及同當地學校領導座談,對農村的教育狀況有了大略的認識,并為之作了相應的整理和思考,從而得出了一些初步分析結論和建議。
1、存在的的問題:
經過這么多年的新農村建設,且加上近來大搞農村寄宿制學校工程,就目前而言,農村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已日趨完善,供水供電不成問題,教室教具給配充足(比如也能實現多媒體教學),學生食宿很有保障。所以,現在限制農村教育發(fā)展的瓶頸已不再是硬件設備跟不上的問題,而是出現在軟件上。具體而言,教師隊伍的數量和質量在這種鄉(xiāng)鎮(zhèn)中學是嚴重不足的。首先是優(yōu)秀教師不愿意進來,再者是進來了留不住。這是農村教育長期緩慢發(fā)的展的關鍵因素。
其次,教育往往是雙向的,一方面需要學校的管理,但家庭的管理會起更大的作用。但就調查下來的結果來看,家庭這一塊基本上沒能對學生的教育作多大的貢獻。其中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家長大多是農民,平時忙于生計,無暇顧及子女教育。如果是留守兒童則祖父母輩就更沒有閑暇也無精力對其進行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家長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對于現在子女所學的課程,基本上是沒有能力進行專業(yè)的指導的,所謂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多數農村學生并不同城市的學生一樣用很多的課余時間來學習,相反,農村的學生自律能力普遍不強,這主要是觀念差異所致。所以談及如何提高成績這個問題上,學生和家長由切身體會而得出統(tǒng)一的結論是,老師嚴則成績高,反之則低。這也合乎眼下應試教育的規(guī)律,這種教育體制下,并不要求學生有多么高的自主發(fā)揮,而是看誰肯下功夫,肯花時間,只要拼命做、背,就會成效顯著。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應試教育在維系城鄉(xiāng)升學公平上還是起了相當大的作用。當然,農村學生的基礎不牢固早已是路人皆知的,但通過調查下來的情況來看,基礎不厚不過是疥癬之疾,勁頭不足才是心腹大患。因為基礎不足尚可以亡羊補牢,勁頭喪失、銳氣大減則是釜底抽薪。曾經想當然地以為農村的生活條件大不如城市,人言:困于心,橫于慮,而后作。農村的孩子為改善改變這種狀況而奮發(fā)讀書。但實際考察下來與理想大相徑庭。具體是何種原因造成今日之農村學生思想之貧大于物質之貧尚待查明?;蛟S是今日農村的物質生活相對提高,也或許是電視網絡的輿論作用??傊瑪[在眼前的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此外,地方保護主義也是阻礙農村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一支力量。據了解,當地的初中學生一般不會在中考時填報遵義市的重點中學,其原因并不是沒人有那個實力,而是填本縣以外的高中,萬一落榜,即便是上了本縣高中的分數線也不一定能上該中學。所以多數的學生為求穩(wěn)妥不得不填報本縣的一般高中。學生水平有限固然是事實,但當地教育部門為維護自己的利益不鼓勵也就算了,還如此設置障礙對學生就太不公平了。升學管道不暢通,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2、針對上述問題,結合地方特色和整體優(yōu)勢,提出以下改進意見:
首先是在學生方面,雖然大多學生基礎薄弱且學習積極性不高,但其資質還是相當不錯的。山村雖然物質條件不甚豐裕,但基本的能保證青少年健康發(fā)育成長的物質所需還是有的。學生大多淳樸可愛,反應敏捷,可塑性強。所以,基于這個還算不錯的客觀條件,只要老師在學生身上多花心思,嚴格要求,并且善于引導,積極鼓勵,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可以也是一定能夠提高的。
另外,在支教過程中,我們也發(fā)現有不少專業(yè)知識強,敬業(yè)程度高的優(yōu)秀教師。不光如此,也有老師放棄了外調升遷的大好機會,甘愿扎根留在這窮鄉(xiāng)僻壤,十幾年如一日,從未止息。對于此種難得的教學資源,當地教育部門,當地政府應該加大扶持,重點關照。對這類安心扎根農村的教師一方面提高待遇,另一方面可遣至外地進行培訓,促成其更好地為本地教育事業(yè)服務。
然而以上兩點所能解決問題的范圍和程度畢竟有限,這個長期形成的差距必然要用長效的機制才得以徹底解決。在這當中,唱主角的正是國家的相關政策傾向和重點幫扶。農村問題說到底是一個窮字,但核心并不是窮經濟,而在于窮知識、窮技術、窮觀念,歸根到底是窮人才。只有想辦法讓無數的知識人才前赴后繼不斷地投身到中國的農村建設隊伍當中,這個問題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得以解決。但目前就全國范圍的大學生就業(yè)去向來看,基本上沒有主動積極考慮去到農村就業(yè)的。其中責任并不在于大學生,而是在于國家的政策性導引不夠。并沒有足夠的鼓勵來彌補其物質條件的匱乏所留下的空白,大學畢業(yè)生不愿意投身農村的建設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好在近年來我國對于這方面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正在不斷地加強,相信隨著城市就業(yè)的飽和和相關政策措施的到位,將會不斷有大學生到農村去就業(yè)、生活,而城鄉(xiāng)教育的差距屆時將會逐漸縮小。
現總結如下,農村教育問題的成因是多樣的,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師資配備不足,留不住人才;最嚴峻的現狀是學生學習漸成不夠積極主動的氛圍。解決這一系列問題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期間可以嘗試加強嚴看硬管式的應該教育的傳統(tǒng)方法,著重要給學生樹立起積極拼搏的意識。其根本的和實質性的改善則必須舉全國之力而為之,且要堅持下去。
第六篇 關于農村教育的調查報告1900字
農村教育調查報告
教育是一個國家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在中國這樣一個發(fā)展中國家尤其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和投資。我國是農業(yè)大國,農村人口占據8.8億人,相應的農村教育更應加強。為更好地了解農村教育現狀,我在假期通過走訪和詢問,對廣東地區(qū)的農村教育情況進行調查,發(fā)現農村教育出現如教育經費不足和學校負債嚴重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農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農民對新知識的吸收及民主與法治的貫徹實行造成障礙。這不但是問題而且將是農村教育的危機。
一、 鄉(xiāng)村學校負債累累
由于農村學生的學費難收齊,而教師的辦公經費又不足,很多農村學校只得向私人借款維持學校的正常運作。有的學校為達到'普九標準'向私人借貸修建設施,等到新學年開始就從學雜費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債務。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門不顧農村的現狀而要求一些小學、中學一定要達到'普九標準',這無異是在讓學校背負沉重的債務。更有些學校為應付上級的各種檢查,花費巨額的招待費。導致農村教育的發(fā)展變得越來越艱難,有很多農村少年兒童無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機會,造成很多農村少年兒童'望學興嘆',以致不得不離開學校。農村學校的負債累累將嚴重阻礙農村教育的發(fā)展。
二、 雜費和書費讓學生家長難以承受
在調查中了解到,農村經濟發(fā)展較落后,農民相對較貧困。政府在財政支出吃緊,教師工資難以發(fā)放的情況下,就通過增加學雜費,從中提取一部分發(fā)放給教師,以彌補財政虧空。有的學校為拿到出版社的回扣,把出版社的一些'輔導材料'強行要學生購買;一些九年義務教育的課程如美術、音樂、手工等因沒有師資和條件完成教學如同虛設,但這些書還得學生購買,這些書除了增加他們的負擔還有什么用?而農村還有一種怪現象就是攤派多,修路筑橋建戲臺等,都要他們出錢,農民靠種幾畝地如何能應付這么沉重的負擔?
三、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問題多多
鄉(xiāng)村學校任教的老師大多是民辦教師,他們的學歷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沒有經過正規(guī)的師范教育。根據規(guī)定要轉正參加培訓考試得花一筆不少的錢,由于地方財政支出有限,教師工資又難發(fā)齊,這給教師帶來沉重的負擔。而很多鄉(xiāng)村任教的教師還要承擔一些攤派,如修建公路、地方報紙的征訂,這些費用全都直接從教師工資中扣除,這些攤派根本就不同教師商量,猶如強
盜攔路搶劫,這些做法直接損害了教師的利益。一方面當地專科師范畢業(yè)生回鄉(xiāng)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師工資、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無力接收,另一方面沒有經過正規(guī)師范教育的民辦教師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對學生的引導及培養(yǎng)造成阻礙。這就導致教育資源被浪費,而少年兒童接受知識的領域變得越來越狹窄。
四、 資源分配不公平
在調查中,可以看到資源分配不公平的現象:各政府、電力、交通等機構擁有資源支配的權力,它們利用部門所掌握的權力最大限度地實現部門利益,或從財政分配計劃中優(yōu)先得到所需資金,他們的辦公室及職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資源卻少之又少,何況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優(yōu)先滿足,農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資源就非常有限,遠遠無法滿足農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農村中學中我看到一種現象:籃球場是黃泥地,足球場是一塊荒田,實驗室的儀器陳舊的難以利用。如此的設施怎么進行有效的教學呢?相反在城鎮(zhèn)的小學,教學活動多種多樣,體育設施和其它教學設備可以說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為什么?是資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使農村少年兒童處在教育資源非常短缺的環(huán)境中,而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這不僅嚴重阻礙農村少年的發(fā)展而且使農村青年就業(yè)更難。
五、改變教育問題的策略
據調查的情況,當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資金來辦鄉(xiāng)村教育,是不能滿足廣大農村青少年對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貧困地區(qū)由于財政吃緊還會挪用教育經費。為改變農村教育現狀,我們要首先加大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變農村教育資源不足的狀況。首先要把教育經費的挪用作為重點抓,把有限的教育資源用到實處。迅速成立一個調查小組,查清鄉(xiāng)村小學、中學的負債狀況以及教師的工資問題,對因負債建校舍的,要通過財政撥款支付,使學校能較好地運轉;其次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放寬私人投資辦學,來補充政府投資教育的不足,建立一個機制對農村教育投資監(jiān)督。再次,教育管理權限下放學校,增加學校的決策權,并向學校提供良好的辦學環(huán)境;對農村教師問題要切實做好改變教師的素質,加大師資力量并進行良好的培訓,提高師資水平,建立良好的師資隊伍,對不合格的民辦教師給予辭退,招收有大專學歷的畢業(yè)生回鄉(xiāng)任教,同時對教師的福利等問題要根據實際給予改善。最后是加大農村教育資源分配,當地政府應該把農村教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在分配資源時著重加大農村教育的經費,為農村教育提供土地資源和其它的設備。
第七篇 農村義務教育學?;巨k學條件自查報告2700字
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辦公室《關于開展農村義務教育學?;巨k學條件專項督導的通知》(閩政教督〔2024〕30號)精神,縣教育局組織責任區(qū)督學對全縣18個鄉(xiāng)鎮(zhèn)義務教育學?;巨k學條件情況開展縣級自查工作,按照督導內容逐校摸清底數、造冊登記、建立督查臺帳,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建議?,F將縣級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縣18個鄉(xiāng)鎮(zhèn)共有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7所(龍潯、潯中、蓋德、三班、雷峰、上涌、葛坑等7個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村完全小學7所(龍潯鎮(zhèn)金鎖、高陽、英山小學,潯中鎮(zhèn)蒲坂、樂陶小學,三班鎮(zhèn)第二中心、奎斗小學等7所完小),教學點16個(龍潯潯南分校,潯中潯北分校、后所小學,蓋德下寮小學,三班紫云小學,雷峰蕉溪小學,龍門灘中心,南埕中心,水口中心及淳湖小學,國寶中心,美湖中心及陽山小學,大銘中心,春美中心,楊梅中心等16個教學點),鄉(xiāng)鎮(zhèn)初中校8所(德化六中、德化五中、德化八中及蓋德、三班、雷峰、上涌、葛坑中學等8所初中校)。小學在校生8550人,教職工724人,其中城區(qū)兩鎮(zhèn)小學生7085人,其他鄉(xiāng)鎮(zhèn)1456人。初中在校生6362人,教職工981人,其中城區(qū)兩鎮(zhèn)初中生5530人,其他鄉(xiāng)鎮(zhèn)832人。全縣18個鄉(xiāng)鎮(zhèn)共有18所寄宿制學校,其中小學寄宿制學校11所,寄宿生181人,初中寄宿制學校7所,寄宿生292人。
二、自查說明
1.d級危房情況:18個鄉(xiāng)鎮(zhèn)38所中小學均沒有d級危房。
2.學生課桌椅配備情況:18個鄉(xiāng)鎮(zhèn)38所中小學共15635個學生都有課桌椅。潯中中心小學、三班中學等學校部分課桌椅較舊。
3.寄宿學生床位情況:18個鄉(xiāng)鎮(zhèn)共有寄宿制學校18所,寄宿生473人,全部滿足一人一床要求。
4.飲用水安全情況:18個鄉(xiāng)鎮(zhèn)38所中小學飲用水安全符合標準。南埕中心教學點春天飲用水較為渾濁。
5. 食堂滿足師生就餐要求情況:18個鄉(xiāng)鎮(zhèn)共有寄宿制學校18所,食堂辦學條件均符合標準,滿足師生就餐要求。
6.廁所滿足師生需要情況:18個鄉(xiāng)鎮(zhèn)38所中小學廁所基本滿足師生需要。德化六中、龍潯中心小學、潯北分校等學校廁所蹲位數未達到福建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標準要求。
7.教室和寢室門窗完好情況:18個鄉(xiāng)鎮(zhèn)38所中小學教室和寢室門窗基本完好,其中德化二中、德化八中、葛坑中學、龍潯中心小學、潯北分校等學校門窗完好率未達100%。
8.學生上下學突出安全隱患情況:我縣各學校在上下學時間段,均組織保衛(wèi)干部、值日教師在校門口地段組織,確保學生上下學安全。城區(qū)兩鎮(zhèn)交通人流較多的學校,當地交管部門均有派人到學校門口地段交通疏導。但各學校不同程度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9.寄宿制學校為學生提供營養(yǎng)餐情況:18個鄉(xiāng)鎮(zhèn)18所寄宿學校寄宿生共473人,每個寄宿生每天最低營養(yǎng)改善費2元,全學年補助500元;對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的寄宿生,小學每生每天最低營養(yǎng)改善費提高到4元,全學年補助1000元,初中每生每天最低營養(yǎng)改善費提高到5元,全學年補助1250元,以上補助所需資金由省市縣財政按分擔比例共同承擔,縣財政、教育部門每學年及時下撥到各學校,各學校能按規(guī)定使用,全額用于寄宿生營養(yǎng)改善,沒有挪作他用。
10.邊遠山區(qū)教師享受山區(qū)教師津貼情況:春美鄉(xiāng)、楊梅鄉(xiāng)、桂陽鄉(xiāng)、葛坑鎮(zhèn)等邊遠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教師每月補貼100元,水口鎮(zhèn)淳湖小學教師每月補貼300元。
11.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配備情況:18個鄉(xiāng)鎮(zhèn)38所中小學均配備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
12.按規(guī)定撥足公用經費情況:縣財政、教育部門按規(guī)定(小學610元,初中810元)全額撥足學生公用經費,其中少于260人的17所農村學校(小學12所、初中5所)按260人標準撥付公用經費。因龍潯、潯中、三班等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在校舍修繕、設施設備添置、教師繼續(xù)教育培訓不足部分及年終一次性獎金發(fā)放等由中心小學統(tǒng)一支付,故沒有全額撥付到各完小和教學點。
13.開齊開足國家規(guī)定課程情況:18個鄉(xiāng)鎮(zhèn)38所中小學基本開齊國家規(guī)定課程。規(guī)模嚴重萎縮的農村學校,如楊梅小學及陽山教學點只有1個學生,大銘中心教學點只有2個學生,受教師編制限制,未能配齊各門類學科教師,難于開足上好各門類課程,特別是小學英語課程,雖有安排初中英語教師到小學任教,但實行多個年段學生合班教學,未能全部完成教學任務。
三、整改建議
1.加大經費投入,確定2024年學校修繕項目??h教育局財務中心、計劃財務股要根據此次農村基本辦學條件縣級自查發(fā)現的主要問題確定2024年修繕項目,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學校修繕項目。德化二中、德化八中等學校要于8月31日前完成教學樓、實驗樓門窗修繕任務;三班中學、潯中中心小學等學校要于8月31日前完成破舊課桌椅更換任務;德化六中、龍潯中心小學、潯北分校等學校要根據實際,增設女生廁所蹲位,保證學生需要。
2.落實縣長辦公會精神,安排好教學儀器設備添置項目。根據3月19日縣長現場辦公會議精神,今年要安排600萬元作為中小學教學儀器設備添置項目。教育局財務中心、計劃財務股要及時安排到位,確保9月份教育事業(yè)統(tǒng)計年報時能相應提高教學儀器配備值,保證下半年順利通過“基本均衡”省級驗收。
3.建立保障機制,增加公用經費使用透明度。龍潯、潯中、三班等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要建立經費保障機制,按規(guī)定將預算經費撥付到完小、教學點,確保所轄各學校正常運轉。要提高公用經費使用透明度,統(tǒng)籌安排所轄各學校校舍修繕、設施設備添置等項目。
4.加強安全管理,消除學生上下學安全隱患。一要抓好宣傳教育,教育學生不乘坐無牌、無證、車況不好車輛以及報廢車、載貨車、拖拉機改裝車、三輪車、摩托車等車輛;提示步行上下學的學生遵守交通規(guī)則,主動避讓行駛車輛;宣傳告知家長,不要租用非客運車輛接送學生。二要落實學生乘車指導,勸導未滿12周歲的小學生不騎自行車,中學生不騎電動車、助力車、摩托車上路。三是強化部門聯動,主動協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門,定期(適時)召開學生乘車安全聯席會議,落實專項整治,查漏補缺,緊密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5.加強片區(qū)管理,推進師資校際交流制度。2024年秋季,要堅持“城區(qū)支援農村、近郊支援邊遠、強校支援弱校”原則,實行“城區(qū)+城郊+教學點”的小片區(qū)管理模式,綜合分析片區(qū)內各校學科配備情況,實行師資統(tǒng)一調配,建立片區(qū)師資校際交流,大力促進骨干教師由龍頭校到一般校的交流力度,保證一般校和教學點開齊開足國家規(guī)定課程,實現片區(qū)內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
6.補充新鮮血液,不斷優(yōu)化師資隊伍結構。針對我縣中小學教師學科和年齡結構不合理現狀,特別是體美音、心理健康等專業(yè)性較強學科教師欠缺較多實際,要繼續(xù)做好近期生源變動和教師自然減員的預測工作,采用招聘、轉崗、調余補缺、輪崗交流、初中援教小學等舉措,保障小學、初中的師生比全部達標,從而保證開齊開足省頒課程,并有效解決即將面臨的教師年齡斷層問題, 不斷優(yōu)化師資結構。
第八篇 關于農村教育的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2100字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農村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同時也應當清醒地看到,在農村發(fā)展過程中,教育還存在著許多不適應的地方,面臨著許多問題和困難。由于農村經濟發(fā)展落后,農村義務教育環(huán)境與城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待遇差,教育質量無法得到保障,用于義務教育的財政經費很緊張,現代教育設備嚴重短缺,義務教育課程設置的滯后性,學生輟學較多等方面的因素制約著農村義務教育的發(fā)展。
題記
時間如水,歲月如歌,西安文理學院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改暑期社會實踐終于劃上句號。對于經常呆在涼爽的房間里,幾乎沒有受過苦的我來說,實踐確實很辛苦,流了很多汗,吃了不少苦,皮膚也曬黑了很多,但大家沒有一個抱怨,后悔的。在短暫的實踐考察活動中,我努力讓自己盡快融入到農村,成為他們中的一份子。期間,我們也收獲不少,既能把在校學到的理論知識發(fā)揮出來,學以致用,又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培養(yǎng)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還給了我們主動積極地與疲勞和貪圖安逸的惰性作斗爭的機會。而我們在實踐中,心靈得到了凈化;思想得到了熏陶;認識得到了升華;覺悟得到了提高。
很感謝老師讓我參加到這次社會實踐中,讓我充分地認識農村、了解農村。這次活動給我很多感觸,也讓我嘗盡了人間的冷暖真情
下面我從農村教育方面談一下自己對農村的認識。在我們調查的幾個村子里義務教育存在的問題仍很嚴重。
首先,多數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與要求相差甚遠,現代教育設備少,教育手段簡單,目前大多數農村地區(qū)在軟硬件方面還不具備,要縮短城鄉(xiāng)教育水平差距不易。受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的制約,農村中小學總體水平確實與城區(qū)存在較大距離,而且農村辦學思想、教育觀念方面還比較陳舊。我曾和唐家村的一個初中生聊過幾句,他告訴我,他們上初中后才開始接觸電腦,而城里呢,小學生就已經掌握電腦操作了,這就是差距。
其次,農村辦學條件較差,加上教師工資偏低,普遍存在吸引高素質教師難的問題。農村學校優(yōu)秀年輕教師和音樂、美術、體育、英語教師十分缺乏,目前大多數學校還不能向城里的學校那樣采取高薪聘請優(yōu)秀教師的辦法。高水平的師資不足,導致農村教育質量難以保證。在我看來,鄉(xiāng)村學校教師嚴重短缺,但同時我們看到,每年有那么多大學生找不到就業(yè)機會,而鄉(xiāng)村學校又急需人才,為什么大學生不去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呢,每年畢業(yè)生都擠向人才濟濟的大城市,為了留在城市里,他們甚至選擇專業(yè)不對口的工作。我記得在唐家村小學開總結大會時,就有位同學說過這樣一句話:在唐家村的這幾天,讓我感受到了村民的熱情和孩子們迫切渴望知識的心情,我被他們這樣熱情所感動,我想留下來
如果有更多的大學生有這樣的意識和這樣的思想,那么,農村還會缺老師么。不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近日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其中從今年起全國有六所師范大學對畢業(yè)有意愿去西部農村支教的學生將免除一切學雜費。這一舉措將使更多的大學生為西部農村做貢獻。
再次,農村中小學生輟學嚴重,教育程度偏低,除了教育體制的原因外,農村教育模式的單一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國農村的教育也是單一的應試教育模式,一旦升學無望,則會前功盡棄。我們小組曾走訪了許多村民和家庭,和家長們探討過關于孩子輟學的問題,歸結起來有以下三點:
第一點:學校老師講的不好,一部分學生厭學,直接退學外出打工;
第二點: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而將差生分流出去,使好多初中高中生輟學外出打工;
第三點:考上學而供不起也導致一些學生輟學。
我個人認為,要想讓農村學生輟學量減少,首先要改變他們的思想;其次要轉變單一的農村教育模式,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村教育,使農村的學生各有所學,學有所用,各盡其才,各得其所。在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上,要用成才率而不是升學率來衡量,樹立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新理念。
還有,城鄉(xiāng)教育差距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現在的問題是不要繼續(xù)拉大這種差距,然后逐步創(chuàng)造條件,力求縮小差距?,F在需要努力的是在一個縣城范圍內實現教育的均衡發(fā)展。我們有可能做到的,首先是政府公共教育經費和其他教育資源的分配,應該按照公平的原則分配給每一所學校。農村示范性學校的建設既要有適當的超前性,更應有公平的競爭性,而且政府的教育經費不應只集中在個別學校,人為的制造不公平競爭的局面。就現階段而言,富的學校越來越富,窮的學校越來越窮,所以政府的重點不應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更多的關注農村薄弱學校的建設,對于那些條件好的學校,可以適當放寬政策,讓他們自我宣傳,自我管理。
作為一個21世紀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并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磨練我們的品格,增長我們的才干,實現全面發(fā)展的重要舞臺;是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與意識,同時,社會實踐也加深了我與農民的感情,拉近我與農村的距離,也讓自己在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進一步明確了我們身上的歷史使命,讓我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再一次感謝老師讓我有了一次親身體驗,我將帶著這份經歷繼續(xù)我的學業(yè),等到學業(yè)有所成就時一定會奮不顧身的投入到農村建設中去。
第九篇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調查報告2550字
農村留守兒童一個特殊群體。
近幾年,我國農村出現了一個特殊群體留守兒童。
所謂農村留守兒童,就是指隨著大量農村成年男女向城鎮(zhèn)轉移就業(yè),而多數人沒有攜帶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許多的農村兒童遠離雙親或單親,成為農村家庭的留守兒童,多數依靠祖父或外祖父母監(jiān)護。隨著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而在農村出現的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視和十分關注的社會群體。
留守兒童問題不容忽視
農村留守兒童是未成年人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只有因為父母外出打工后,出現臨時監(jiān)護人學習 輔導不力,生活照顧不周,親子接觸缺失等現象困難。
但已有調查表明,由于遠離雙親,缺乏來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親情呵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這些留守兒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嚴重斷層或缺位,在現實生活中,由于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對留在家鄉(xiāng)的子女疏于照顧,無法認真履行監(jiān)護的職責,使孩子失去應有的安全保障,農村留守兒童被拐賣,受到意外作害,失學輟學等現象時有發(fā)生。由于缺少親情關懷和應有的家庭教育,農村留守兒童在思想、行為和心理的成長發(fā)育中比較容易偏離正常軌道。
留守兒童教育基本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學習較差,一方面,打工父母對子女總體期待不高,調查中發(fā)現,部分農民工潛意識里認為,農村孩子學業(yè)有成的不多,將子女的學業(yè)定位在完成人年義務教育上,將孩子的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監(jiān)護人對留守兒童學習過問甚少,與留守兒童思想觀念差異較大,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教育上弊端也較多。加之他們還承擔家務勞動和田間農活,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孩子和學習。
(二)性格缺陷。由于外出務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數較少,與留守子女聯系少,對于孩子的成長缺乏足夠的關注和指導,而青少年處于情感、性格變化的轉折時期,長期與父母分離。極易使他們的性格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僻,另外,在留守兒童中,放縱溺愛型家長比例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家的監(jiān)護人管不了,不敢管,不會管。
(三)缺乏親情。父母在外打工對留守兒童造成親情欠缺,是最嚴重也是最現實
的問題,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往往焦點緊張,
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同時,根據調查和座談情況看,大多數留守兒童表現出對家庭經濟、父母健康和安全的憂慮。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齡越大,越表現出對家庭和父母關懷的強烈要求,對生活的滿意度,逐步降低,留守子女在人際文化、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協作求助,學習成績等方面發(fā)生障礙的比例呈明顯上升趨勢。
(四)心理障礙。數據顯示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介入較少,關注不夠。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時期。對自身變化、學業(yè)壓力、人際交往等方面有獨特的理解與認識,也發(fā)生了許多煩惱與沖突,這時,他們需要親近暢通傾訴,而監(jiān)護人又無暇顧及他們的情緒,情感變化,這種情況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引發(fā)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封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等心理問題。
(五)行為偏差,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少年,行為發(fā)生在文化程度上還處于他律階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兒童和監(jiān)護人之間關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錯,監(jiān)護人對孩子的行為一般都采取認可態(tài)度。由于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部分留守兒童紀律散漫,存在行為偏差。調查中發(fā)現許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聽祖輩教導,在學校道德品質較差,不遵守規(guī)章制度,經常遲到、早退、逃學、說謊、打架、欺負同學等行為,有的迷戀桌球室,網吧和游戲廳,甚至與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成人混在一起,對留守孩子的種種行為問題,監(jiān)護人、家長、學校等方面都感到難以控制。
建立農村社區(qū)兒童少年教育和監(jiān)護體系,充分發(fā)揮農村的教育作用。兒童少年的教育歷來是家庭、學校與社區(qū)共同的責任,目前,在廣大的農村地區(qū),由于很大部分沒有建立相關的兒童少年教育組織,使農村在兒童少年的教育與成長發(fā)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原來那種穩(wěn)定的由家長親自伴孩子走兒童少年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父母短期、長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將越來越多。這樣,兒童少年的監(jiān)護與教育的責任就幾乎全部落在了學校肩上,但是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只有全部時間的四分之一,而其它時間大部是在家庭和社會度過的,因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況下,建立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指導站、鄉(xiāng)村教育機構就顯得尤為迫切,同時,現在也初步具有了建立農村教育和監(jiān)護體系的可能性和基礎。
從家庭的角度看,有必要改變家長外出的方式和親子溝通方式,從調查材料可以看出,如果父母雙雙外出,則對子女學業(yè)成就的影響就比較大,但是如果有一個在家,則影響相對就要少得多,建議父母外出務工時,如果孩子已經上學,而又沒有相當的人作為監(jiān)護,最好就留一個在家監(jiān)護孩子的學習與生活,保證家庭教育完整性,這樣家長可以和學校保持聯系。共同承擔起教子責任,另外,如果父母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帶到務工所在地上學,便于教育,如果條件不允許,則要改變與親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方式,要注意時間上不能相距太久,保持與孩子經常性的聯系,并對孩子的情況非常熟悉。具體來說,一是在溝通時間與機會就比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連貫性;二是在溝通的內容上,不能只學習、考試,更多的關心他們的生活心理與情感,更多的關注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為;三是在交流溝通的方式上,除了電話聯系外,還可以用書信的方式。
呼吁全社會都來關注農村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是兒童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農村貧困地區(qū)脫貧致富的建設者,他們能健康成長,不僅涉及千家萬戶的幸福,更關系著全民族素質的提高,關系著光和國家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解決好這一人口城市化、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出現的社會現象,已在為一項緊迫任務。
如此,留守兒童很難得到父或母貼身的愛和關懷,也得不到父或母的言傳真教,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上的幫助,在他們的意識里,父或母是一個長期漂浮的身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希望。他們幼小的心靈是孤獨的,他們的成長是寂寞的,他們的價值觀是模糊的。
這個時代的孤兒由于長期被托養(yǎng)或寄養(yǎng),缺少父母之愛,容易。導致心理上的缺陷,如孤僻內向,情緒消極,膽小怕事,自覺性差等,由于老人溺愛或親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確的價值引導,他們學習成績普遍較差,生活散漫,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第十篇 農村家庭教育情況調查報告4050字
農村家庭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城鄉(xiāng)教育發(fā)展極不平衡。農村教育明顯落后于城市教育。我國農村有著9億人口,其教育的發(fā)展直接關系到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和整個國家的提高。為了了解當前農村教育現狀,四川農業(yè)大學文法學院的同學深入大邑縣金星鄉(xiāng),進行了實地調查。調查以問卷和訪談的形式進行,并得出如下調查結論。
一、調查中農村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農村經濟比較落后,教育與城市相比有著較大差距
農村的經濟發(fā)展相對緩慢,農村財政比較緊張,各種經費異常是教育經費是嚴重的不足,從而導致農村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難以實現。農村學校的環(huán)境相當艱難,農村學校教學和辦公環(huán)境、教學儀器、試驗設備、圖書資料與城市學校相比有著天壤之別。就拿英語來說,城市學校的英語教育遠遠強于農村,很多農村小學的孩子根本沒有上過英語課,這就在起點上落后于城市。
2.農村師資力量不夠
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普遍偏低,很多師范學校畢業(yè)的人不愿意到農村教書,農村教師素質明顯低于城市,加之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限制著農村師資力量的調整。農村學校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是民辦轉公辦或村聘教師,學歷不合格,沒有經過正規(guī)的師范教育。憑經驗施教,觀念落后、教法陳舊。加之學校給教師供給外出學習培訓、交流的機會少,多數教師不能進行教育科研和教學改革。教師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教師隊伍整體存在著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等問題。應對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應對新課程改革,他們往往顯得力不從心。
3.農村家庭因素影響子女教育問題
首先,在于農村,家庭條件本來就有限,他們的父母文化水平也不高,僅有學校在教育著孩子們,一回到家中就是無人管教了,孩子們只在學校里學習而到了家中基本上就是玩了,這樣一來就影響了孩子們的學習成績。
同時也受傳統(tǒng)愚昧的影響家長們都認為讀書無用而排斥教育,一些貧困地區(qū)地理位置僻遠,與外界社會聯系甚少,世代相傳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依然盛行。不少人思想觀念陳腐,認為孩子在家勞動是天經地義的事,而送孩子去上學是一大損失;而又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在大學生就業(yè)整體不樂觀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負著很大債務學習的農村孩子,一旦畢業(yè)就無法找到一個適宜的工作,相對而言對于他們較高的教育風險投資就得不到回報。而農村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死或不暢,即升入高一級學校的出口有限職業(yè)教育極不發(fā)達,導致學了知識在農村基本沒有什么用處,使得農村“讀書無用”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較困難而成績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財力的制約對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少孩子連小學都沒有畢業(yè)。
其次,由于受市場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很多的農民涌進城市務工,成為我們所說的“農民工”。于是并出現了很多的“留守生”和“代理家長”。由于子女和家長長期的分離,在生活、學習等方面都受到影響,尤其是親情缺失和隔代教育,使得留守子女的這一群體存在著巨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性格也變得較為孤僻,學習成績下降。
隔代撫養(yǎng)有一個的缺點是:老人力不從心。這主要在于上一代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并且年老多病,通常都不能有效輔導孩子的功課。還有就是老年人往往更容易縱容、溺愛孩子,管教不嚴,這使得孩子不良學習和行為習慣較為突出;再加上與長輩的溝通不足,使得老年人不易了解孩子的內心思想,不易察覺孩子的不良思想苗頭,難以盡到對孩子的教育管理,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養(yǎng)成和提高。
最后,就是學校和家長的溝通,這使教育嚴重的脫節(jié)。由于家長外出打工,學校不能與家長溝通,甚至學生的作業(yè)都沒有家長簽字,不了解學生動態(tài),缺乏互動,不利于共同教育培養(yǎng)下一代。也導致學生不愛參加學校組織的文體活動,也很少主動回答教師提問,他們的性格內向,社交意識和本事較弱。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不愿與教師交流、溝通;由于缺少家庭的約束,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厭學、逃學、甚至綴學,學生們的學習成績也普遍偏低。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這些學生也就成為了犯罪和受侵害的高危群體了。在缺乏約束下,學生易養(yǎng)成自由散漫的習氣,時間觀念差,愛遲到、曠課,喜歡進網吧和游戲廳。父母的行為也對子女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一些農民進城務工后改變了職業(yè)和生活方式,從而價值觀發(fā)生了變化,在對金錢、家庭的態(tài)度上畸變,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
1.農村經濟發(fā)展落后是農村義務教育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
中國這幾十年的發(fā)展,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以犧牲農業(yè)和農民的利益為代價的。長期以來工農業(yè)之間的“剪刀叉”嚴重制約了農村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成為影響農業(yè)效益和農民富裕的主要制度性因素。由于農業(yè)發(fā)展緩慢,農民社會地位低下,農村教育自然也處于弱勢的地位。
實行市場經濟以來,稍微有頭腦和本事的農民又都去打工,農村基本上是老弱病殘和文化素質不高的村民留下來,這樣的結果只能是導致農村積貧積弱的惡性循環(huán)。雖然打工者能夠賺些錢回到農村來補貼,可是他們給城市所作的貢獻更大,進一步拉大了工農業(yè)之間的差距。農村的發(fā)展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的力度。發(fā)達國家一般是在工業(yè)化10年左右就已經開始反哺農業(yè),我國已經進行了20多年,反哺農業(yè)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當然國家這幾年對于“三農”的問題已經開始高度重視了。
2.農村教育目標錯位,升學教育、離農教育占據了主導地位
現行農村教育的問題,是教育目標的錯位。長期以來,農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這與農村的實際情景相距甚遠,在國家實行高校全國統(tǒng)一招生考試制度下,由于在學校硬件、師資水平和資訊等方面的天然劣勢,農村大學入學率,僅有城市學生的十幾分之一乃至幾十分之一。絕大多數的農村學生,苦讀九年只能回鄉(xiāng)務農,因為缺乏生活技能,進城打工沒門,搞二三產業(yè)無路,只好在家里閑著。畢業(yè)后的農村青年不能很快融入當地的經濟活動,造成農村勞動力的巨大浪費和盲目流動。
同時教育支出是農民的負擔,很多家庭為此負債累累,陷入惡性循環(huán)。農村教育的辦學方向不改變,這一現狀也很難改變。但農村職業(yè)學校和繼續(xù)教育受體制和農村產業(yè)化還不發(fā)達等多重條件的影響,還沒有發(fā)展起來,導致“有校無生”的狀況。
三、促進農村教育發(fā)展的幾點提議
1.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是解決農村義務教育的關鍵
解決農村義務教育的關鍵是要發(fā)展經濟。政府要轉變解決農民、農村問題的指導思想,制定各項有利于農村經濟和社會全面發(fā)展的制度,讓農民有其利、有其權、有其教。要廢除一切與民奪利的政策,建立支持和保護農民、農業(yè)的法律政策體系,經過補農、助農、護農,讓農民擁有財富,享受不斷提高的現代物質文化生活,堅持發(fā)展經濟的活力。要提高農村的社會地位,這既要清除來自社會的障礙,又要清除農民自身的障礙,培養(yǎng)農民維權、用權的權力觀。要提高農民自身素質,增強農民自身發(fā)展經濟的本事。要改革城鄉(xiāng)失衡的教育制度,教育投入要向農村有所傾斜。
2.深化農村教育改革是推動農村教育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深化農村教育改革,是推動農村教育發(fā)展的強大動力,它與農村經濟發(fā)展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2024年溫_總理提出了深化農村教育改革的途徑:一要推進教學改革。農村中小學在實現國家規(guī)定的基礎教育基本要求時,要緊密聯系農村實際,突出農村特色。職業(yè)教育以就業(yè)為導向,成人教育以農民技能培訓為重點,兩者都要實行多樣、靈活、開放的辦學模式和培訓方式,切實培養(yǎng)能真正服務于農村的各類人才,促進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推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yè)轉移。要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促進城鄉(xiāng)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二要推進辦學體制改革。在我國廣大農村,教育資源不足同農民群眾教育需求日益增長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并將長期存在。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進取發(fā)展公辦教育,同時要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農村辦學。辦好農村義務教育,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農村高中階段教育和幼兒教育,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資金,努力構成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fā)展的多元辦學格局。三是推進農村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辦好農村學校,關鍵是要有好校長、好教師。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吸引優(yōu)秀人才到西部任教,鼓勵城鎮(zhèn)教師到鄉(xiāng)村任教,經過定向招生等方式培養(yǎng)鄉(xiāng)村教師,切實解決“老少邊窮”地區(qū)鄉(xiāng)村學校
缺少合格教師和骨干教師不穩(wěn)定的問題。四是推進“農科教結合”和“三教統(tǒng)籌”的綜合改革。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業(yè)、科技、教育等部門的合作機制,有效統(tǒng)籌基礎教育、職業(yè)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資源,構建相互溝通、協調發(fā)展的農村教育培訓網絡和科技推廣網絡。要徹底轉變鄙薄職業(yè)教育的傳統(tǒng)觀念,使農村職業(yè)教育在今后幾年有一個較大發(fā)展。
3.要建立部分城市教育資源為農村服務的體制
溫_總理在很多場合強調了城市教育資源要為農村服務的問題。目前農村經濟還不發(fā)達,尤其是中西部地區(qū),所以還沒有出現象沿海和國外高度重視農村教育的情景。在這樣的條件下,需要政府加以政策的引導,需要先發(fā)展起來的城市教育資源來帶動農村的發(fā)展。
各級政府要充分發(fā)揮城市教育資源的優(yōu)勢,更進取、更有效地為農村和農民供給服務,異常是要向他們培養(yǎng)輸送合格教師。要擴大城市各類職業(yè)學校面向農村的招生,開展進城務工農民的職業(yè)技能培訓。必須要讓進城務工農民的子女有書讀、有學上,和城里孩子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提高。發(fā)達地區(qū)城市應進一步做好對貧困地區(qū)教育的對口支援工作。
要廣泛動員高校和科研所參與。對于農村的扶貧不能局限于項目和基礎設施的建設,要逐漸轉移到知識和技術的扶貧上來,由高校出技術,由農民出勞力,資金由幾方共同投資解決,城市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經過參與農村教育改革,發(fā)揮自我的優(yōu)勢,使自我的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促進農村的現代化。同時高校要經過培養(yǎng)農村職業(yè)技術人員,經過農村職業(yè)學校逐漸構成規(guī)模和效益,把農村職業(yè)教育辦起來,使得當地農民能夠就在當地打工,促使當地企業(yè)和產業(yè)的發(fā)展。
要建立為農村經濟和教育發(fā)展服務的科研體制,如建立農村教育研究所、農村科技推廣培訓中心、農村教育學院等。借鑒美國、日本、德國、韓國重視職業(yè)教育、繼續(xù)教育和農村教育的經驗,加強對農村發(fā)展的政策、科技、信息等各方面的理論研究。
以上是我們根據實踐調查和查找資料得出的一些提議,期望對于當前農村教育的發(fā)展有所幫忙。
第十一篇 教師入黨思想報告:農村教育改革1350字
敬愛的黨支部:
我們都知道教育是一個民族的大事,讓民眾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權,能夠學習是衡量一個民族的一個標準。在我國教育事業(yè)日新月異,近年國家更是取消了小學生的學雜費,這是讓人無比振奮的消息。然而我國的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相比較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們黨正在積極的改變這一狀況。我們黨的__屆__全會指出,農業(yè)、農村、農民問題關系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全會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農村改革發(fā)展做出了全面部署。
全會明確提出,要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yè),并以此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形成城鄉(xiāng)經濟社會發(fā)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戰(zhàn)略步驟。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yè),努力提高農村教育水平,是新時期新階段農村教育工作的總體目標。這個目標,為農村教育事業(yè)改革和發(fā)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農村人口占到總人口的80%左右。農村的面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的面貌。農業(yè)要發(fā)展,農村要進步,農民要致富,關鍵在人才;人才的培育,關鍵在教育。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yè),努力提高農村教育水平,是新時期億萬農民“學有所教”和全面發(fā)展的迫切需要,是實現“農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這一歷史性任務的迫切需要,是實現農業(yè)現代化的迫切需要,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因此,我們要把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yè),努力提高農村教育水平,作為一項事關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的戰(zhàn)略性任務,落實好、完成好。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農村教育事業(yè)有了長足發(fā)展。最近數年,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了國家財政保障的范圍,實現了義務教育體制的歷史性變革。在中國經濟穩(wěn)步向前發(fā)展的同時,各級政府對農村教育的投入有了明顯的增加,一些發(fā)展農村教育的具體措施給廣大農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實惠,全國農村共有1。5億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被免除全部學雜費,并免費得到教科書;780萬名家庭經濟困難的農村寄宿學生得到了生活補貼,全國農村基本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改革開放30年來、特別是黨的__大以來,是中國農村教育快速向前發(fā)展的時期。
但是,總體而言,農村教育落后于城市教育發(fā)展的狀況,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善,現階段農村教育的現狀,還不能滿足農村發(fā)展的需要,還不能滿足農業(yè)現代化的需要,同樣,也不能滿足提高農民素質、增進農民科技文化水平的需要。繼續(xù)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繼續(xù)縮小城鄉(xiāng)教育水平的差距,繼續(xù)努力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教育資源,繼續(xù)花大氣力促進農村教育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是擺在我們面前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也是實現___提出的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的戰(zhàn)略任務的重要步驟。
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yè),努力提高農村教育水平,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從解決具體問題入手,從農業(yè)發(fā)展、農村進步、農民致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從根本解決城鄉(xiāng)二元化、縮小直至最終消除城鄉(xiāng)差別入手,全面規(guī)劃、扎實推進農村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大力辦好農村教育,必須鞏固農村義務教育的成果,從制度上解決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的義務教育問題;加大投入,制定政策,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結合農村實際,加快普及農村高中階段教育;因地制宜,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農業(yè)現代化為根本方向,加大高等學校對農村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第十二篇 農村小學教育調查報告3250字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優(yōu)化教育結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減輕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
由此可見,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有著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我們黨和政府也十分重視,而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和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黃金時期,因此打好小學教育的基礎,對今后中學、大學的學習將起到極大的作用。而農村的教育條件、教學水平等在總體上都低于城鎮(zhèn)小學,因此,農村的義務教育尤其是小學教育顯得很重要。而從幾年來的情況看,政府對義務教育較為重視,投入也是越來越多,農村小學的整體面貌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在教學的硬件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其次是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我認為目前農村的小學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學校規(guī)模小,硬件設施落后
盡管目前農村小學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小學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過一些沿海地區(qū),跟人家比,我們真是差距太大啦,我們做農村小學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弄到辦學經費,而人家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花掉手里的辦學經費;真乃是天壤之別呀!由于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小學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缺乏或不完備,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因經常缺乏資金無法買新的。
二、教師的業(yè)務水平不高,工作負擔重
1、教師負擔重。在我們農村小學中,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由于農村信息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學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后,教育教學能力不強。多數教師依然是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tǒng)方法來完成教學,而學生的學法仍是聽、寫、讀、背、考的五階段式。這種原始落后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同時,農村家長為生活所迫紛紛外出打工,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嚴重。把本應由家庭、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2、教師思想觀念落后。部分老教師受固有傳統(tǒng)教學思想影響嚴重,習慣于運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思想守舊、觀念落后、改革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有畏難情緒的現象,缺乏實課程創(chuàng)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中很自然地還走傳統(tǒng)教學的老路,影響著教育質量的提高。
3、教師培訓落后。做好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素質勢在必行。教師觀念的更新,教材和課程標準的把握,更多要依賴于教師培訓工作??墒?,目前農村學校普遍存在選送培訓和校本培訓不到位的現象。
很多學校的教師外出就會影響校內教學。其次在于學校辦學經費緊張,缺少培訓經費。校本培訓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學校學科教師數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訓的師資和條件,開展專業(yè)培訓和教學研究很難形成氛圍并保證質量。
4、教師自學自研落后。新課程強調學科教學內容要具有開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綜合性,教師傳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儲備已經不能滿足實施新課程教學的需要,教師必須加強自學自研,不斷充電,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把加強自學自研作為職業(yè)發(fā)展的需要來對待。可是,農村學校由于受地域、經濟、硬件等條件限制,可供教師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資源極為有限。許多學校沒有網絡,缺少圖書。有限的圖書得不到及時更新,多數已經過時。教師自學苦于沒有資料可學,自研苦于沒有資料可查,搜集資料,完善知識結構,改進教學策略受到影響,解決教學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缺少輔助資料。另外,由于學校學習資源的限制,教師外出培訓成果在校內得不到鞏固練習和及時消化理解,不能內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現培訓成果的流失。教師自學自研的落后嚴重影響了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和素質的提高。
三、素質教育難以實行,課程改革舉步維艱
農村教育,一直籠罩在應試教育的陰影里。受大的環(huán)境制約和影響,教師們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為自己的一個重要目標,學校也用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依據。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實則難以得到保證,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fā)展,知識面狹窄,觀念滯后。
新課程專業(yè)引領落后。特別是新課改后,農村教師由于習慣于運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新課程的組織實施感到困惑,有畏難情緒,所以,必須加強對教師的專業(yè)引領,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的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農村學校普遍感到新課程實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雖然部分教師參加了一定級別的培訓,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質和群體環(huán)境的影響,新課程的轉化率不高,不能較好地將培訓所得轉化為教學實踐,很難成為學校實施新課程的骨干和帶頭人。另外,由于地域特點,學校課改工作缺乏上級業(yè)務部門經常、有效的指導。對課改實施引領的力度不大,制約了農村學校新課改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村級小學減少造成學生上學不便
我所調查的一些村級小學,但由于教學條件差,教學設備落后等因素,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外出打工,隨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學質量較好的城鎮(zhèn)學校就讀,加之計劃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減少,許多學校合并成一所,合村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資源,節(jié)省教育開支,實際上并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學生上學路途遙遠,傷害部分村民感情等問題,當時并校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難,后來由政府出錢給上學超過5公里以上的學生每年每生150元的交通補貼,并校才得以順利成功。但目前農村小學不提供住宿,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較遠的學生上學的不便,小學生年齡小,每天來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墒且⌒?,學校又無宿舍。
五、城鄉(xiāng)差距越來越大
在教學水平上農村小學是無法與城鎮(zhèn)小學相提并論的,而且差距越來越大,歸結原因大致有5點:
1、硬件方面,即教學設備簡陋,無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2、軟件方面即師資力量薄弱,農村各方面條件都差,年輕的畢業(yè)生大都不愿到農村任教,教師平均年齡較大,知識結構相對陳舊,工作也缺乏年輕人的激情與活力。
3、家長素質較低,督促孩子讀書的意識淡薄,有的甚至是抱著讓小孩呆在學校省得他在身邊鬧或四外亂跑的想法把孩子送進學校的。
4、孩子天性愛玩,在缺乏適當的外部壓力的情況下,不會自發(fā)地產生學習的興趣。
5、現在社會就業(yè)形勢不容樂觀,大專院校的畢業(yè)生找不到工作的現象很普遍,而這時許多同齡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維持自己的生活了,許多農民就會認為讀書無用、多培養(yǎng)一個大學生,就多出一個貧困戶,這種認識和環(huán)境的存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慢慢減弱。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由于各地經濟發(fā)展的不均衡,農村教育的發(fā)展舉步維艱,令人難以樂觀。農村小學教育占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不扎實,教育的發(fā)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途徑。否則,就相當于丟掉了小學階段的大多數,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么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農村教育必須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更不應該成為被社會遺忘的角落。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難也!只有采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孩子接受條件最差的學校教育的現狀,加強和牢固基礎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是農村小學走出困境,為農村基礎教育的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fā)展。
鄧小平同志有兩段膾灸人口的名言,忽視教育的領導者,是缺乏遠見的不成熟的領導者,就領導不了現代化建設,各級領導要像抓好經濟工作那樣抓好教育工作。我們要千方百計,在別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犧牲一點速度,把教育問題解決好。基礎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yè),今天的學生到了將來就是建設現代化的中堅力量。不要偏心,抓好義務教育,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刻不容緩!